立 秋 [宋]劉 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啼散:啼聲消散。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階:臺階。
立秋時分,天氣趨涼,而暑熱對人的影響卻未全消,此詩即巧妙地捕捉了這一節令特征。詩中主人公保持著夏日養成的午睡習慣,醒來時,白日喧囂的鴉聲已聽不見了,屋內屏風上的圖畫也看不清了。他躺臥榻上,像往常那樣搖起手中的團扇,卻頓覺涼意襲人。秋天仿佛突如其來了,詩末月光朗照下的滿階梧葉似也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回觀“睡起秋聲無覓處”之句,可知其時秋風未盛、落葉無聲,季節的這一變遷原是悄悄然發生的。這使人恍悟,全篇的精妙正在于利用晝寢夜起產生的觀感差異來凸現時令的推移。難得的是,新巧的構思并未妨礙其表達的轉承無跡、自然渾融。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司空曙《立秋日》
上一篇:注釋賞析《立春偶成[宋]張栻》詩詞意思解釋
下一篇:注釋賞析《竹 里 館[唐]王維》詩詞意思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