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望 [唐]王 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東皋:作者隱居家鄉時的棲游之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
落暉:落日的余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采薇:周滅商后,商朝舊臣伯夷和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兩人后被視為高潔之士。
惟有隱耳,隋日式微,無功(王績字)傷之而作,即詩人“北風”、“雨雪”意。
《唐詩意》
作者王績是隋末唐初詩人,在隋末曾任秘書省正字,因“不樂在朝”,后辭職回家隱居。在隱居期間,作者寫下了一批田園風光詩,此首為其中的代表作。官場的失意和社會的動蕩,使得隱居在家的詩人亦彷徨無主。頷聯中的“秋色”和“落暉”皆為引發愁緒之景,以寫景反襯心情。頸聯趨于平淡,尾聯再抒惆悵心懷。全詩以口寫心,意境得魏晉阮籍、陶淵明之神髓,體律則出自六朝,音律、對仗已趨向嚴謹,標志著五律這種詩體在初唐已經逐漸成熟。
上一篇:注釋賞析《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詩詞意思解釋
下一篇:注釋賞析《長 干 曲[唐]崔顥》詩詞意思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