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五首選三)①
陶淵明
【導讀】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祖父和父親曾經做過太守一類的官,后衰落。他在青壯年時代有建功立業的壯志,很想做一番事業,先后任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今江西彭澤東)令等小官。但他生活在統治階級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十分激烈的時代,仕途中對這種官場黑暗漸有認識,不愿同流合污,終于在四十一歲那年棄官歸隱,以后一直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他的作品內容真切,感情深厚,能通過樸素自然的語言,塑造出鮮明的藝術形象,并使抒情和寫景緊密地結合起來。作品多以田園生活為題材,描寫田園風光,表現對歸田隱居生活的喜愛,對后代作家有很大影響,被譽為“田園詩之祖”。著有《陶淵明集》。
其一
名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原詩】
少無適俗韻②,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③,一去三十年④。
羈鳥戀舊林⑤,池魚思故淵⑥。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⑦。
方宅十余畝⑧,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⑨。
曖曖遠人村⑩,依依墟里煙○1。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12。
久在樊籠里○13,復得返自然。
【注釋】
①《歸園田居》(一作《歸田園居》)共五首,約寫于詩人辭官歸隱后的次年。這里選其三首。本詩原為第一首,寫辭官歸田的原因以及歸田園后鄉居的愉快心情。②適俗韻:適合世俗的性格、情趣。③塵網:這里指官場。塵:塵世。網:像漁網那樣束縛人們的東西。此處指一旦做了官,一切活動就受到了束縛、限制。④三十年:一說當作“十三年”,因從陶淵明做江州祭酒到辭去彭澤令前后做官十二年,到寫詩時共十三年。⑤羈鳥:被束縛在籠子里的鳥。⑥故淵:指池魚原來生活的深水潭。這兩句以羈鳥、池魚自喻,說明在仕途中思念田園生活的心情。⑦拙:指自己本性愚直,不善于官場逢迎。⑧方宅:住宅及四周。《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方之。”⑨羅:排列。⑩曖曖:依稀不明。○1依依:輕飄而隨風搖擺的樣子。墟里:村落。煙:炊煙。○12虛室:空寂的居室。這里化用《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的意思,比喻內心明凈洞徹。○13樊籠:關鳥獸的籠子,這里比喻仕宦生活。
【譯詩】
從小就沒有適應世俗的習性,
生來就熱愛大自然中的山林。
錯誤地落入官場的世俗羅網,
轉眼就過去了三十年的光陰。
籠中的鳥兒依戀過去的樹林,
池中的魚兒思念從前的水濱。
還是回到荒野中隱居躬耕吧,
在田園中才能保持我的本性。
環繞著宅院的土地有十多畝,
用茅草蓋起的房屋有八九間。
后檐掩蔽著榆樹柳樹的濃陰,
堂前的桃花李花在爭妍斗艷。
那昏暗不明的是僻靜的村子,
裊裊上升的是村落里的炊煙。
深巷里不時會聽到狗的叫聲,
桑樹中雄雞的啼鳴傳得很遠。
家里沒有了世俗雜事的纏繞,
住在空房子里有多余的時間。
像久困籠中的鳥兒重返自然,
我心中說不出的輕松和愉快!
其二①
名句: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原詩】
野外罕人事②,窮巷寡輪鞅③。
白日掩荊扉④,虛室絕塵想⑤。
時復墟曲中⑥,披草共來往⑦。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⑧。
常恐霜霰至⑨,零落同草莽⑩。
【注釋】
①本詩原為第二首,寫鄉居的清靜生活和感受。②罕:少。人事:指人們之間的交游往來。③窮巷:偏僻的小巷。寡輪鞅:車馬稀少。鞅:駕車時套在馬頸上的皮帶,輪鞅代指車馬。④荊扉:荊條門,柴門。⑤塵想:世俗的念頭。⑥墟曲:山村偏僻之處。⑦披草:撥開草叢。⑧我土:指自己種植的田地。⑨霰(xiàn):小雪珠。⑩莽:叢生的野草。
【譯詩】
住在野外很少和人們交往,
車馬也少到這偏僻的村巷。
就是在白天也掩蔽著柴門,
屋子空寂斷絕了世俗欲望。
有時也會在山村的偏僻處,
撥開草叢同鄉親嘮嘮家常。
相見時也不說其他的話語,
只聊一下桑麻生長的情況。
眼望著桑麻一天天長高了,
我開墾的土地也日益寬廣。
常常擔心著霜雪忽然來到,
使桑麻枯萎得如野草一樣。
其三①
名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原詩】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②,帶月荷鋤歸③。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④。
【注釋】
①本詩原為第三首。寫歸田后的勞動生活,表現了自己的生活愿望。②晨興:早起。荒穢:荒蕪。③荷(hè):掮,扛。④愿無違:指不違背自己的心愿。愿:指隱居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譯詩】
辛辛苦苦在南山下種豆,
豆苗稀少草卻長得很旺。
清晨就趕到了田里除草,
月亮升起才扛鋤往家返。
道路狹窄草木長得很高,
夜里的露水沾濕了衣裳。
衣裳沾濕倒不值得可惜,
只要不違我隱居的愿望。
【賞析】
這三首詩,是陶淵明的代表作,抒寫了詩人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心態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及歸隱后的愉快心情,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官場的黑暗,表現出詩人不愿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第一首敘述平生志趣,鋪寫田園環境的清靜,表達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和一旦擺脫世俗塵網時深自慶幸的輕松快慰的心情。第二首寫詩人與世俗斷絕了交游,摒除了塵俗雜念,關心的只是家事農事,表現了他與田夫野老的樸素交情。第三首寫回歸田園后早出晚歸的勞動生活,透露出他對隱居躬耕生活的熱愛和珍惜,甚至唯恐不能終生如愿的思想感情。
詩中取景、造句都很質樸,描寫的都是農村中最常見的事物,毫無夸張和修飾。語言接近口語,無雕琢的痕跡,但卻淺中寓深,淡中見味,充分體現出陶淵明清新淡遠的審美情趣和平易自然的詩歌風格。
上一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摸魚兒》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