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太白墓①
梅之渙
名句:魯班門前弄大斧。
【導讀】
梅之渙(1575—1641),字彬父,號長公,又號信天居士,明黃州麻城(今湖北麻城)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進士。崇禎初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有靖邊功。這首詩是作者路過李白墓時,看到有些人隨便在墓前題詩有感而作。
【原詩】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②。
【注釋】
①李太白墓:唐代大詩人李白之墓,在今安徽省當涂縣青山西麓。②魯班:我國古代有名的巧匠,傳說是春秋時的公輸般,因“般”與“班”同音,后通稱魯班。
【譯詩】
采石江邊有大詩人李白的墓土,
他名聲赫赫遠近傳揚流芳千古。
來往的人們常在墓前吟詩作賦,
真像在巧匠魯班面前擺弄大斧。
【賞析】
開頭兩句“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采用簡單的對比敘事,盡管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堆土”,但卻是偉大詩人李白的墓地!在對李白表示贊揚和景仰的同時,也為后文的諷刺作了鋪墊。這里說的“采石江邊一堆土”,是指大詩人李白埋葬在安徽當涂縣長江邊的采石磯上。接下來一句“來來往往一首詩”,是指有不少自命不凡的人在墓前題了詩,而那些低劣的“詩”實在太糟糕。最后一句“魯班門前弄大斧”是辛辣的諷刺,諷刺那些自不量力者。這里引用了中國著名能工巧匠魯班的典故。魯班本姓公輸,名班。因為它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所以,人們又叫他魯班,他是中國建筑工匠的鼻祖。魯班的名字常同能工巧匠、行家、專家等同起來,因此,“魯班門前弄大斧”的意思是在魯班家門口擺弄木工的斧子,比喻在專家面前獻丑。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與梅圣俞書》中說:“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用“班門弄斧”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毫無自知之明的行為。梅之渙的“魯班門前弄大斧”一句化用了“班門弄斧”這個成語。
上一篇: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題八詠樓》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題秋江獨釣圖》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