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八詠樓①
李清照
名句: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導讀】
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杰出女詞人。她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美滿家庭。父親李格非是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對金石學深有研究。但金兵南下、北宋滅亡后,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的悲慘遭遇,孤苦地漂泊于紹興、杭州、金華一帶,晚境凄涼。
李清照的詞作,以1126年“靖康之變”為界,前期為閨情相思之作,后期大多抒寫個人身世的哀痛和山河破碎的感慨。她作詞不依傍前人,形象新鮮、感人,善于采用民間口語,擅長細膩地表現內心感受,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她的作品善于塑造鮮明的形象,語言清麗動人,富有創造性。為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有《漱玉詞》等。
【原詩】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②。
【注釋】
①八詠樓:在浙江金華城西南。原名元暢樓,相傳為南朝齊隆昌元年(494)沈約為東陽太守時所建。樓成后,沈約曾賦《登元暢樓》和《八詠詩》題其壁間,“一時傳為絕唱,而樓遂成勝跡”(《金華縣志》)。后人因此稱其為“八詠樓”。②十四州:宋代兩浙路轄二府、十二州,共十四州。
【譯詩】
好一座千古風流美麗壯觀的八詠樓,
可這如畫的江山危在旦夕使人發愁。
看條條水路通向南方三千里的原野,
氣勢遠遠地壓過了江城的十四個州。
【賞析】
這是李清照紹興五年(1135)避難于金華時的作品。詩中寫詩人登上八詠樓遠眺時所引發的憂國傷時的愛國情懷。
詩的前兩句寫登樓、觀樓的感慨:擔心流傳過多少風流佳話的名樓會遭到異族侵略者的破壞,大好河山會被蹂躪踐踏,因而感到憂愁。后兩句描寫八詠樓的地理位置和氣勢,進一步抒發對山河社稷、名勝古跡和國家命運的憂慮。這首詩所表現出來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在李清照的詩作中也是少見的。
上一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題臨安邸》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魯班門前弄大斧.《題李太白墓》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