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杜牧
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導(dǎo)讀】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人。他是唐德宗、憲宗時宰相杜佑的孫子。二十六歲中進(jìn)士,授弘文館校書郎。為人剛直,不喜奉迎,后遷監(jiān)察御史,出為黃州、池州、睦州等州刺史。宣宗大中年間,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是晚唐時著名詩人,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以別于李白和杜甫。有《樊川文集》。
歷史上的南朝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歷代皇帝都信奉佛教,因此先后在京城等地區(qū)建造了許多寺廟,成為一大景觀。生活在晚唐時期的作者看到當(dāng)朝的皇帝也沉迷佛教,開始大造廟宇,勞民傷財,寫下了這首詩以諷誡。
【原詩】
千里鶯啼綠映紅①,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②。
南朝四百八十寺③,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①千里:指整個江南地區(qū)。②水村:溪水環(huán)繞的村子。山郭:依山而建的城鎮(zhèn)。酒旗:酒店門面上的招徠客人用的旗子,上面一般寫著“酒”字。③四百八十寺:形容寺廟眾多。
【譯詩】
千里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姹紫嫣紅,
依山傍水的村鎮(zhèn)里酒旗在迎著春風(fēng)。
南朝那四處多得數(shù)不清的佛教寺院,
有多少樓臺掩映在如煙的細(xì)雨之中。
【賞析】
這是描寫江南風(fēng)光的一首七絕。詩中描繪了如畫的江南春景,抒發(fā)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詩人首先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傍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馳神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里過渡到江南風(fēng)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糅進(jìn)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風(fēng)春雨中若隱若現(xiàn),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nèi)涵也由此顯得更豐富了。
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末句“多少樓臺煙雨中”給人以虛幻的感覺,透露出一種神秘朦朧的美,也寄托著作者的諷喻之意。
上一篇: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diǎn)芭蕉一點(diǎn)愁.《水仙子·夜雨》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dú)步尋花(其六)》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