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祖籍浦城(今福建浦城),徙居處州龍泉(今浙江龍泉),約活動于南宋寧宗、理宗時期(1195—1264)。詩屬江湖派,《全宋詩》錄其詩一卷。《游園不值》寫到朋友家的花園游玩沒碰到朋友的感受。“不值”,指沒遇上。
前兩句扣題寫游園不值。首句寫游園不值的原因,應(yīng)當說主人外出的原因很多,如訪友、出游等,但是詩人偏偏找了一個不是原因的原因,主人不開門是因為害怕外人在園中的蒼苔上留下鞋印子。這一方面反映主人對花園美麗的環(huán)境很珍惜,一方面也反映詩人的情趣很高雅。“屐”即木屐,一種底用木頭做的鞋子。也許是由于格律的限制,次句方正面寫游園不值。“柴扉”指木棍子做的園門,可見相當簡陋,但是也顯得樸素、自然。主人并不富裕,但是還有個花園,可見情趣很高雅。
后兩句寫游園不值所見所感。錢鐘書《宋詩選注》認為這兩句詩脫胎于陸游《馬上作》的兩句詩:“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但是葉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吳熊和《唐宋詩詞探勝》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葉紹翁寫園的一角,比陸游取景小而含義深。在‘出墻來’的前面加上了‘關(guān)不住’,這個‘關(guān)’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躍,使與‘關(guān)’字相應(yīng)的‘出’字更有精神。‘一枝紅杏’與‘滿園春色’相對,又顯出春光的洋溢,兩句中含義有幾層,詩意蘊藉,后來就產(chǎn)生了‘關(guān)不住的春光’的說法,這兩句詩也常用來形容生活中的這類情況了。”
這首詩的特點是利用短短的四句詩寫出了詩人由期望到失望,再到他的期望意外得到滿足的心理變化過程。作者顯然是滿懷期待地去游園尋春的,柴扉緊閉未免讓他失望,但是一枝出墻的紅杏使他領(lǐng)略到了滿園春色,又給他帶來了一份驚喜。此詩還有一個突出優(yōu)點是充滿理趣。我們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道出了內(nèi)容與形式、本質(zhì)與現(xiàn)象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內(nèi)容或本質(zhì)是一定會通過形式或現(xiàn)象反映出來的,春天到了,我們即使沒見到杏花,也會從桃花、李花、薺菜花、迎春花那兒知道春天到來的信息。
上一篇:王禹偁《清明》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徐元杰《湖上》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