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693—751),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二年(713)舉進士,開元初為滎陽主簿。參與編纂《群書四部錄》,后來又在麗正修書院校過書。之后調任洛陽尉。王灣寫過一首《晚春謁蘇州敬贈武員外》,武員外指武平一,《新唐書·武平一傳》稱:“玄宗立,貶蘇州參軍,徙金壇令。”則王灣游江南拜訪武平一,當在他考取進士以后不久,因為他擔任滎陽主簿,參與修書工作以后,就沒有時間游歷江南了。
《次北固山下》,唐芮挺章《國秀集》作《次北固山下作》,亦作《江南意》。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卷下《王灣》稱:“灣詞翰早著,為天下所稱最者不過一二。游吳中作《江南意》詩云:‘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钡浽娋涠嘤胁煌肚Ъ以姟匪x同《唐詩紀事》本,當經過后人加工?!按巍?,途中住宿。“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三面臨江,歷來是游覽勝地。
首聯寫行程在青山綠水間。“客路”主要指水路,而非陸路,這從所采用的交通工具是舟而不是馬可以看出這一點。未來的行程仍然是水路而非陸路,因為從鎮江到蘇州,有運河直達?!巴狻币蛔鳌跋隆?,《國秀集》作“外”比較準確,既然題為《次北固山下》,則所述為以往的行程,而以往的行程并不總是在“山下”,所以應當說是“山外”。因為詩人是北方人,習慣于騎馬,所以對乘舟飽覽兩岸的青山綠水,充滿著新鮮感。
頷聯承上泛寫舟行所見之景色。三句客觀地描寫了長江下游江面的狀況,“潮平”,冬末長江通常都風平浪靜,行船也比較安全。“兩岸闊”,長江從上游到下游,江面越來越寬闊,當然行船也會越來越順利。四句寫行舟乘風破浪,速度很快。“風正”,這里當指西風。因為長江南京至鎮江段,流向由西向東,如果刮西風,正好是順風順水,行船會特別迅速。“一帆懸”,古代行船需要借助風力,所以要有桅桿,并高懸風帆。
頸聯特寫拂曉時所見所感。五句寫日出,寫大海中的旭日誕生于殘夜,其成就是揭示了日出與殘夜之間的關系,說殘夜是旭日的孕育者。六句寫江春,寫江面與江岸的春意已經進入尚未結束的舊年,在冬末就已感受到了春意,這也反映了江南春早的特點。這兩句詩歷來受到很高的評價,如唐末詩人鄭谷《卷末偶題》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鼻迳虻聺摗短圃妱e裁集》卷十也稱:“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尋常意,一經錘煉,便成奇絕。”
尾聯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卷下作:“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就思想內容而言,比較符合詩的原貌,但是就藝術性來說,沒有形象化的語言。唐芮挺章《國秀集》卷下將其詩改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在藝術性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在思想內容方面卻變得一般化了。因為王灣考取進士以后,特地到蘇州去看望武平一,所乘舟才到鎮江,還沒見到武平一,怎么就產生了強烈的想家情緒?編者認為出門在外就一定會想家,憑想當然作了修改,恰恰改錯了,也不符合前六句所表達的積極樂觀的情緒。
我們在讀這首詩時,應當注意它所反映的時代風格。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四指出:“盛唐句,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唐句,如‘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晚唐句,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斬然。故知文章關氣運,非人力。”其實這首詩的頷聯也非常好,它使人聯想到當時的大唐帝國正像一艘行駛在大江中流的巨艦,乘著長風穩穩地前進著。其遼闊、正大、充滿朝氣,而又有無限前途的意境,確實令人鼓舞。
上一篇:王 淇《梅》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趙 嘏《江樓感舊》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