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題解】
絕句,古代的一種詩歌體裁,每首四句。五個字一句的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個字一句的叫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杜甫漂泊至成都定居后,在友人的資助下筑草堂于浣花溪畔。這首《絕句》寫的就是那草堂附近的景色。
【解讀】
全詩四句,詩意發展分兩層。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鶯兒成雙成對,在這新綠才吐細浪翻騰的柳林中,盡情地鳴叫著;一行井然有序的白鷺,向著清湛無垠的藍天,直沖云霄飛去。〕
第一層,描繪了黃鶯嬌啼于初綠細柳,白鷺翱翔于藍天的清新明麗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給人以不勝喜悅之感。
第一句,描寫了柳泛新綠黃鶯和鳴的旖旎春光。特別是句中“鳴”字,賦予了早春盎盎生機與無限活力。
“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一幅色彩明麗意味悠遠的初春畫。詩句平白而無險詞,但頗值得玩味,它所描繪的畫面,形象鮮明,意境清新,韻味悠遠。詩句字字有畫,畫畫藏詩,將詩情寓于畫意之中。詩人形容早春的柳曰“翠”,這“翠”字優美秀麗,細柳蕩綠如煙似云,正是大地回春,陽氣上升的時節。這淡淡的柳色,宣告了料峭的春寒已逃之夭夭,大地漾起了青青的漣漪,翠綠這生命之色已降臨人間。細柳泛綠的早春景色中,鵝黃兩點,點綴其間,愈見早春的盎然春意,勃勃生機。“黃鸝”前飾以“兩個”,并非詩人信手拈來,自然寓有成雙成對的意味。這雙雙對對的黃鶯兒,“鳴”于翠柳之中,柳靜鶯動,柳翠鶯黃,動靜相襯,翠黃相間,有著特別的詩情畫意。黃鶯兒在細波翻騰的柳林中,或追逐嬉戲,時出時沒,或跳上柳梢,一唱一和,應答流囀。這美妙的早春風光,凈化了詩人的心境,蕩盡了詩人的煩惱,不勝喜悅之情與淡淡的柳色,融匯成暖暖春光,流淌在詩人的心田。使詩人那備受連年戰禍之苦的心,像冰消雪化,與浣花溪的自然風光化為一體,流露出了暫時的恬靜閑適的情懷。
第二句,突出了一個“上”字,給人以凌厲無比的快感和銳意向上的力量。
首句寫眼前近景,將早春初綠的新柳與和鳴的黃鶯描繪得栩栩如生。次句筆鋒由近及遠,由低而高。詩人寫“天”言“青”,外俗內雅。用“青”來形容初春天空之藍,頗帶點神秘色彩。那春日的天空,藍得似濃似淡,似深似淺;它深得晶瑩,淺得透亮;它“青”得濃淡相宜,深淺莫測。我們只有深深地體味了初春“青天”的晴柔和美妙,對于“青天一白”的美好形象,美麗畫面,優美的境界,才會深得其潛在的神韻。“一行白鷺上青天”,正是天氣轉暖,白鷺回歸,春回大地的時節。“青天一白”,是初春特有的標志,它帶來了春的信息,它是吉祥的象征。“青天”“白鷺”相映,以“青”襯“白”,產生了幻想般美妙的形象,給人以極美的藝術感受。它貴在一個“上”字,給“青天一白”以豐富的思想感情,和內在的精神力量。白鷺“一行”似利劍直指青天,“上”無盡頭,進無止境。出現在詩人筆下的這一幅“青天白鷺圖”,難道不能使讀者深得啟迪嗎!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西嶺覆蓋著白皚皚千年不化的積雪,身居草堂憑窗眺望,雪山景色就像鑲嵌在窗口似的;門前大江奔海,停靠著將要遠去東吳的萬里航船,泊船相連不見首尾,一派壯觀景象。〕
第二層,重在寫“含”、“泊”蘊含之深,意境之闊。生動地描繪了千年的積雪,萬里泊船萬里江山的雄偉,遼闊,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
“窗含西嶺千秋雪”,最妙之處是人在畫中而不見人。詩人憑窗遙望的形象,是在小小的窗內。詩人透過窗口眺望巍巍叢山,綿綿峻嶺,在這初春的晴日,青青的柳,青青的山,都從作者的視野中退去,在既深又淡的藍色天幕上,詩人凝望的焦點,落在了高山之巔,千年不化的積雪上。這“千秋雪”遠遠望去,閃閃爍爍,上與“青天”相接,下與青山渾然合一。“千秋”、雪山、“青天”、綠柳,相互映照,融為一體,使人聯想到自古至今無窮的時間,沉思于歷史長河之中:“千秋雪”,正是我們華夏悠久歷史的見證。華夏悠久的文明史,祖國壯麗的山川,被詩人藝術地“含”進了這小小的窗口,映入了詩人的眼簾,注入了詩人的心田,化為詩人的情感,心潮澎湃,遐想翩翩,在無限的空間和無窮的時間里馳騁。“含”字,含而不吐,藏而不露,意境深幽,耐人尋味。
詩人移步門前,景物轉換,凝目泊船,心神馳騁,振奮不已。草堂傍河靠水,時值春江水漲,泊船之多盛況空前。詩人著意突出“泊”字,飽含著他熱烈的思想情感和強烈的主觀意愿。“泊”前飾以“門”字,可見船泊之近;“東吳萬里船”,言明了泊船的所去之地,水程之遙。句中的“泊”字,乍讀似俗,細細揣摸,神味皆雅。船“泊”為靜,卻蘊含著萬船待發一瀉千里之勢的動態景象,產生了運動的藝術效果;門前“泊”船,首尾相接,帆帆相連,氣勢豪邁,無比壯觀。“泊”字還串著祖國的山山嶺嶺,連著祖國的萬里山川。我們偉大的詩人,眼見萬里泊船,遙想萬里江山,傾注了對祖國山河無比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這泊船,一線兩點由西及東,由蜀及吳遙遙萬里,滿江的春水,載著詩人愛國憂民之心,融著詩人愛國憂民之情。我們的偉大詩人,對祖國人民有著何等熾熱的情愛!
這“萬里船”,也隱寓著安史之亂的平叛,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水陸交通恢復,詩人多么想乘上“萬里船”,渡岷江,穿三峽,直抵長江下游,回歸故鄉!“萬里船”,表達了詩人暢快愉悅的心情。
【綜述】
詩通過對“草堂”周圍壯麗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平靜的心境,喜悅的心情。
全詩四句,四幅畫面,組成了一套“草堂春景圖”:前兩句寫黃鸝啼鳴,白鷺飛翔,是近景,動景;后兩句寫西嶺積雪,江邊泊船,是遠景,靜景。遠近、動靜結合,互映互襯,使畫面色彩明麗,意境宏闊深遠。詩的對仗極為工整:“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窗含”對“門泊”,“西嶺”對“東吳”,“千秋雪”對“萬里船”。讀來上口,悅耳,富有音樂美。詩的境界也格外清麗,明快。
上一篇:杜甫《春夜喜雨》原文解讀|賞析綜述|題解
下一篇: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解讀|賞析綜述|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