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詞譯
她是你心中的最美,你以為你們可以白頭偕老,相擁至死。觸手可及的幸福,滿得似要溢出來。生活好甜,夢里都要笑出來。
一生一代一雙人,別無所求。只是那紅線,偏生短了那一截。繞來繞去,兜兜轉轉,終究,還是散了。
將門貴胄又如何,失了她,你一無所有。曾經見過天花亂墜的美,所以那些所謂的絕色,對你而言,太渺小。相思相望不相親。幾多無奈。
評析
這首小詞是容若對一段可遇不而可求、“相思相望不相親”的苦澀戀情的真摯獨白。他毫不遮掩,敢于直面這悲劇式的情緣,很有些寶黛之戀的意味。
首句便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明白如話,無絲毫妝點:明明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人,卻偏要分離兩處,各自銷魂神傷、相思相望。對戀人來說,這樣的遭際真是殘酷至極,也難怪容若會追問:“天為誰春。”在幽幽凄凄的容若看來,縱使塞北鶯飛、江南草長又能怎樣,萬千錦繡的山川美景,只關乎萬千世人,與他,卻無半點關系。
下闋轉折,接連用典。“漿向藍橋易乞”,此是裴航的一段故事:裴航在回京途中與樊夫人同舟,贈詩以致情意,樊夫人卻答以一首離奇的小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裴航見了此詩,不知何意,后來行到藍橋驛,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見傾心。此時此刻,裴航念及樊夫人的小詩,恍惚之間若有所悟,便以重金向云英的母親求聘云英。云英的母親給裴航出了一個難題:“想娶我的女兒也可以,但你得給我找來一件叫作玉杵臼的寶貝。我這里有一些神仙靈藥,非要玉杵臼才能搗得。”裴航得言而去,終于找來了玉杵臼,又以玉杵臼搗藥百日,這才得到云英母親的應允。——這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在裴航娶得云英之后還有一個情節:裴航與云英雙雙仙去,非復人間平凡夫妻。
“漿向藍橋易乞”,句為倒裝,實為“向藍橋乞漿易”,容若這里分明是說:像裴航那樣的際遇于我而言并非什么難事。言下之意,似在暗示自己曾經的一些因緣往事。到底是些什么往事?只有詞人冷暖自知。
那么,藍橋乞漿既屬易事,難事又是什么?是為“藥成碧海難奔”。這是嫦娥奔月的典故,頗為易解,而容若借用此典,以縱有不死之靈藥也難上青天,暗喻縱有海枯石爛之深情也難與情人相見。這一嘆息,油然又讓人想起那“相逢不語”的深宮似海、咫尺天涯。“若容相訪飲牛津”仍是用典。有一古老傳說,謂大海盡處即是天河,海邊曾經有人年年八月都會乘槎往返于天河與人間,從不失期。天河世界難免令人好奇,古老的傳說也許會是真的?于是,那一日,槎上搭起了飛閣,閣中儲滿了糧食,一位海上冒險家踏上了尋奇之路,隨大海漂流,遠遠向東而去。也不知漂了多少天,這一日,豁然見到城郭和屋舍,舉目遙望,見女人們都在織布機前忙碌,卻有一名男子在水濱飲牛,煞是顯眼。問那男子這里是什么地方,男子回答:“你回到蜀郡一問嚴君平便知道了。”嚴君平是當時著名的神算,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可是,難道他的名氣竟然遠播海外了嗎!這位冒險家帶著許多的疑惑,調轉航向,返回來時路。一路無話,后來,他當真到了蜀郡,也當真找到了嚴君平,嚴君平道:“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掐指一算,這個“某年某月”正是這位海上冒險家到達天河的日子。那么,那位在水濱飲牛的男子不就是在天河之濱的牛郎么?那城郭、屋舍,不就是牛郎、織女這一對金風玉露一相逢的戀人一年一期一會的地方么?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容若用典至此,明知心中戀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親,只得幻想終有一日寧可拋棄繁華家世,放棄世間名利,縱令貧寒到骨,也要在天河之濱相依相偎、相親相愛,相濡以沫。
上一篇:納蘭《點絳唇·寄南海梁藥亭》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眼兒媚·重見星娥碧海查》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