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懷亮
生命是一粒白點兒,
在悠悠碧落里,
神秘地展成云片了。
生命是在湖的煙波里,
在飄搖的小艇中。
生命是低氣壓的太息,
是伴著蘆葦?shù)泥ㄆ暮乔贰?/p>
生命是在被擎著的紙煙尾上了,
依著裊裊升去的青煙。
生命是九月里的蟋蟀聲,
一絲絲一絲絲的隨著西風消逝去。
金克木
生命、宇宙、自然、有限與無限,以及人們對這些命題的思考,都是深奧而抽象的。但這首以“生命”為題的詩卻為我們提供了一連串非常鮮明生動的意象。詩人并不直抒對生命的思考帶來的憂郁悵惘之情,而是攫取一連串意象,交錯排列,捕捉住剎那間的幻覺和感受,對思維與感覺進行立體化的表現(xiàn)。作者的感情始終隱藏在意象的后面,藏而不露,不是直接傳給讀者而是讓人們從大量象征性的意象中去琢磨、體會蘊藏的詩意,這就使本詩具有了一種暗示力,擺脫了平鋪直敘和赤裸裸的感情渲泄,正如法國象征派詩人馬拉美所說,詩的創(chuàng)造價值在于暗示性和神秘性,如果“指明對象就是把詩歌給予我們的滿足減少了四分之三”(轉(zhuǎn)引自梁宗岱《詩與真一集·象征主義》)。詩人隱秘的心靈,晦暗而難以表達的情緒,通過這種“吞吞吐吐”的方式表達出來,就造成了一種若明若暗,恍惚迷離的朦朧感,使詩的藝術(shù)具有更大的潛在力。弦外之音給人們以更多的聯(lián)想、深思和回味,比之那些坦白的說理詩,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多的美感享受。
本詩五節(jié)五個意象,全都采取了比喻的手法。一般說來,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多少有些近似或某一方面的相通之處,比如把美女比作鮮花等等。但在本詩中,作者所取的幾個喻體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在習慣中并不被人們認為是有相似之處。“一粒白點兒,在悠悠碧落里,神秘地展成云片了。”“九月里的蟋蟀聲,一絲絲一絲絲的隨著西風消逝去。”這兩種現(xiàn)象似乎并非人們心目中的“生命”的客觀對應物,但作者卻把形象異用,看來似乎怪誕,但正因為它“奇異”,就正好用來表現(xiàn)詩人生活經(jīng)歷中的一種獨特的發(fā)現(xiàn)與思索。
在詩歌的意象描寫上,本詩很好地處理了動與靜的關(guān)系。“悠悠碧落”似乎代表了永恒與無限,“生命”在永恒與無限之中只不過是一粒白點兒的瞬間,詩中五個意象全是動態(tài)的,表現(xiàn)了詩人在剎那間對生命短暫的體驗。
上一篇:(法國)厄萊迪亞:珊瑚礁
下一篇:(法國)于勒·蘇佩維埃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