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謁金門
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詞譯
整個春天,演繹的不過是一場落花和流水的故事。有情愿,有不情愿,也如花開花落般的簡單。但你的心,從未靜如止水。
夢里,你憂愁如柳絲,牽來幾朵單身的白云。夢里,你那畫眉的指頭,撫摸著伊人的淺淺沉吟,淺淺笑。可是醒來,依舊是風雨夜水茫茫,依舊是古渡橫空船。
一次次,你唯有輕輕地掬起一捧相思水,喝在口里,渴在心里。
評析
此篇寫法別致,即以樂景寫哀情,形成強烈的反差,從而凸現了傷春意緒,傷離哀怨。
上闋以輕倩妍秀的筆觸,描寫室外美好的春景。首句,“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容若喜歡將風中的柳絲說成“風絲”,比如“簾影誰搖,燕蹴風絲上柳條”“嫩煙分染鵝兒柳,一樣風絲”,還有這句“風絲裊”。容若如此稱謂風中柳絲,簡潔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將這兩種輕盈飄柔的意象融合在一起,常常能給人一種逗惹春思的感覺。比如此處“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微風吹來,裊裊的楊柳,絲絲弄碧;清曉時分,碧藍的天空,澄澄地倒映水中,真是給人幾多牽引,幾多遐想。
“一鏡濕云青未了”,承“水浸碧天”而來,謂水面上映出的云朵,一望無際,青色連綿。“青未了”本來是形容翠綠的山色,譬如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用“青未了”是表現山勢坐落之廣大,青翠之色浩瀚無涯,筆致簡勁有力。因為此處容若用“青未了”形容的是“濕云”,所以筆致就由剛勁轉為飄杳,盡顯青云身姿之輕盈。
“雨晴春草草”,上闋的前三句,寫的是清曉雨霽,水天青青,柔風細細。這本應該是一片令人振奮的風光,但詞以“春草草”三字陡然折轉,露出了心中的苦澀。草草,勞心煩惱之意,如《詩經·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李白《新林浦阻風詩》:“紛紛江上雪,草草客中悲。”那詞人為何會覺得雨過天晴,春色反而令人增添愁怨呢?“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過片點明煩惱之由,即夢中還曾與伊人相守,還曾為她描畫眉毛,夢醒則唯見簾外落花,故生惆悵,難以排解。于是,“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獨自醒來,但感憂心悄悄,這繚亂的愁思,不知何處能寄?結二句直發其旨,表達了深郁于胸的孤寂的情懷。
上一篇:納蘭《調笑令·明月》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踏莎行·春水鴨頭》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