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關雎
關關①雎鳩②,在河之洲。
窈窕③淑女,君子好逑④。
參差⑤荇菜⑥,左右流之⑦。
窈窕淑女,寤寐⑧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⑨。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⑩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注釋】
①關關:象聲詞,水鳥叫聲。
②雎鳩:水鳥,一般認為是魚鷹。
③窈窕:文靜美好的樣子。
④好逑:喜歡追求。
⑤參差:長短不齊。
⑥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天開黃色花,嫩葉可食。
⑦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兩邊撈。
⑧寤:醒著;寐:睡著。
⑨思服:思念。
⑩芼:采摘。
賞析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于音樂。“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陜西調、山西調、河南調。“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據年代先后而分的。“頌”是用于宗廟祭的樂歌。
《詩經》相當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狀況、政治矛盾、意識形態和風俗習尚,不少民間創作還揭露了統治階級層的剝削丑行,反映了下層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關雎》這首詩,選自《詩經·國風·周南》。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詩的內容其實很簡單,是描繪一個“君子”對“淑女”的仰慕及追求過程,生動再現了這位少年未得到芳心時心里的苦惱,以及得到愛情后的開心和愉悅。歌頌了男女之間純真的愛情。
《論語》中多次提到《詩》(即《詩經》),但作出具體評價的作品,卻只有《關雎》一篇,謂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看來,《關雎》是表現“中庸”之德的典范。真正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君子好色,取之有道。禮崩則樂壞,樂壞則美無。
上一篇:古詩《蘇轍·詠蘭》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謝枋得·蠶婦吟》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