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①,蠟炬②成灰淚始干③。
曉鏡④但愁云鬢⑤改,夜吟應覺⑥月光寒⑦。
蓬山⑧此去無多路,青鳥⑨殷勤為探看。
【注釋】
①絲方盡:停止吐絲。絲,與“思”是諧音字,此指除非死了,思念才會結束。
②蠟炬:蠟燭。
③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④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
⑤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⑥應覺:是設想之詞。
⑦月光寒:指夜漸深。
⑧蓬山:蓬萊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⑨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隱喻愛情。
賞析
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詩寄情,并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李商隱所寫《無題》詩篇,共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
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詩中,詩人以女性的口吻抒寫自己的相思之苦,以隱其跡。那是一個暮春時節,東風漸歇,百花凋謝。詩人沖破了重重障礙才得以與自己的心上人重聚,可是最后又不得不分離,這對于熱戀中的人來說是多么的痛苦。這里詩人以春蠶和蠟燭自喻,展示了自己對心上人的無比思念和誓死不渝的決心。而眼前的春天即將結束,大好的青春也將逝去。孤獨的戀人,一廂是對鏡悲發,一廂是夜深心寒。詩人無法見到自己的心上人,只有請好心的使者來傳達心里深深的相思。這首詩,詩人發揮想象,并巧妙地利用雙關語和典故,將青年男女那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充分地表達出來。暮春應當已經不冷了,可是詩人卻說“夜吟應覺月光寒”,看來這個寒不是天氣的寒,而是心里的寒。詩人對月思人,凄涼之感不言而喻。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句都反映了這種感情狀態,但是抒寫的意境又彼此有別。這樣的抒情,連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綿深情。
上一篇:古詩《曹操·短歌行》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清照·夏日絕句》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