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名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導讀】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省)人。南宋初抗金名將,屢破金兵,以恢復社稷為己任。歷官荊湖東路安撫都總、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等職。紹興十一年(1141),大敗金兀術,進軍至朱仙鎮。在金兵面臨全面潰退的大好形勢下,被宋高宗趙構用秦檜計以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須有”罪名誣陷至死。
《滿江紅》(怒發沖冠)寫于1136年,作者三十四歲。這首詞表達了無比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慷慨激昂,流傳最廣,千百年來感動過許多讀者,特別是當國破家亡、中華民族處于危難關頭的時候,神州大地就會響起它低沉而雄壯的歌聲。
“滿江紅”為詞牌名,也作“上江紅。”
【原詞】
怒發沖冠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②,八千里路云和月③。莫等閑④、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⑤,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⑦。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⑧。
【注釋】
①怒發沖冠:極憤怒的樣子。頭發因憤怒而豎起,把帽子往上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②“三十功名”句:岳飛在三十多歲時就已被任命為宣撫副使、少保、太尉等職,說“塵與土”,是自謙之詞。③八千里路:指道途悠長,“八千里”并非實指。④等閑:輕易。⑤靖康恥:指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徽、欽二帝被擄走。靖康:宋欽宗年號。⑥賀蘭山:現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界山。這里泛指宋、金邊界的界山。缺:指山口。⑦胡虜、匈奴:泛指敵人。⑧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譯詩】
我怒不可遏,激憤的心情難以平息,
倚靠在欄桿上,一場驟雨剛剛停歇。
抬起頭來仰望著藍天我長長地感嘆,
那精忠報國的豪邁志氣是多么壯烈。
三十多年的功名全都化做了塵與土。
八千里的征程上飄逝過多少云和月。
千萬不要白白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
等到白發已經滿頭時徒然悔恨悲切。
靖康年的奇恥大恨至今還仍未洗雪,
臣子的遺恨要到什么時候才會泯滅!
我要駕著戰車帶領軍隊踏破賀蘭山,
親自去把被敵人掠奪去的土地收回。
志氣豪壯啊餓時恨不得吃敵人的肉,
笑談之中口渴了恨不得喝強盜的血。
等到王師光復中原重整山河的一天,
我將把勝利的捷報飛傳到京城宮闕。
【賞析】
這是一首千年傳唱、振奮人心的正氣歌。
詞的開篇,作者就抑制不住滿腔的悲憤直抒胸臆,用“怒發沖冠”、“仰天長嘯”這樣激憤的動作和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表現對山河破碎的憤慨和英雄無奈的深度嘆息。接著在回顧自己轉戰南北的征程后,發出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嘆,這是對自己一事無成的痛惜和遺憾,具有警醒的力量。下片由抒情轉為言志。先寫英雄的宏愿和壯志:雪恥滅恨;再寫實現壯志的具體行動:“駕長車”、“饑餐”、“渴飲”,既表現了對敵人的蔑視,又表現了對勝利充滿信心的大無畏氣概。最后以“從頭收拾舊山河”為最終目的,充分表現了岳飛碧血丹心、忠貞報國之情。
全詞感情慷慨激昂、悲壯豪放、音調高亢,回蕩著愛國主義旋律和英雄主義的氣概。
上一篇: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滕王閣詩》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點絳唇》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