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①清沙白鳥飛回②。
無邊落木③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④老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⑤繁⑥霜鬢,潦倒⑦新停⑧濁酒杯。
【注釋】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回:指鳥盤旋飛翔的樣子。
③落木:指落葉。古人詩文中常以木代葉,或以木代樹,其原因為“木”本身是沒有生命的,那么用“木”來代替“葉”就隱含了衰敗枯萎的意思。將蕭瑟的秋景更加生動地展示出來。
④百年:指年暮垂老。
⑤苦恨:非常悔恨。
⑥繁:多。
⑦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⑧新停:剛剛停止。
賞析
這首詩是大歷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重陽節登高時所作。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好友的相繼辭世,像濃云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全詩通過所見的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
詩的前四句寫景,詩人用風急、天高、猿嘯、清渚、白沙、歸鳥、落葉、江水將一幅萬里悲秋的蕭條景象呈現出來。詩人的視線隨著空谷中的嘯叫移動,他的心卻跟著自己的視線而起伏。畫面的慘淡映照出心上的凄涼。詩人由漂泊異鄉寫到多病殘生。又從白發日多寫到因病斷酒。層層遞進,本來興意盎然地登高望遠,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愁。詩人的百感交集的心情盡展無遺,無限的凄涼意于言外。而這種凄涼豈止是詩人自己,簡直就是千千萬萬個流離失所者的寫照。這怎能不令人黯然神傷!
上一篇:古詩《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②》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