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班婕妤和她的團扇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常恐秋節(jié)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怨歌行》
那里有最精致的樓臺水榭,花林曲池,綠萍浮水,雕梁畫棟,飛閣流丹,那里聚集著天底下最美的一切。住在高墻之內(nèi)的她們,衣著奢華艷麗,妝容嬌美動人,舉止風(fēng)情萬種,笑起來如明月皎皎入華池,泣淚時若細雨綿綿曳漣漪。每日,燕地的歌女吟唱起美妙的歌聲,趙地的藝妓吹奏起絕妙的樂曲,舞女們各展所長,紅綢舞動,燦燦若虹,如日落時的云蒸霞蔚,琴弦上的聲色犬馬,比芳香甘甜的美酒更加醉人。
她是她們之中最出色的女子,容顏傾城,知識淵博。她的家族在東漢歷史上也曾寫下濃重的一筆。她的父親是為大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越騎校尉班況,她的后輩們更是了不得,有《漢書》作者—著名歷史學(xué)家班固,有投筆從戎的軍事家班超,還有才女中的佼佼者班昭—大名鼎鼎的古代女子德行教科書《女誡》就出自班昭之手。
由于美貌和賢德,她一入宮就被封為婕妤,深受寵愛。在朝堂遇到不順心的事,漢成帝第一個想到的傾訴對象就是她。聰明博學(xué)如她,每每都能讓帝王展顏歡笑。她是西漢女辭賦家,漢成帝的解語花—班婕妤。
她不僅通詩詞,懂音律,還有著一顆七竅玲瓏心,這樣的女子最是難讓男人拒絕。漢成帝是男人,更是懂得享受的男人,他專寵班婕妤一點都不意外。
班婕妤不僅深受漢成帝的寵愛,皇太后亦對她交口稱贊,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即春秋時期楚莊王的妃子,歷史上有名的賢妃,因為她的勸諫,楚莊王得以成就霸業(yè),躋身“春秋五霸”之列。
漢成帝出行之前,特意吩咐宮人把輦做大一些,準備帶班婕妤同行。然而,他的一番好意卻遭到了班婕妤的拒絕。班婕妤認為,古之賢君,陪在他們身邊的都是名臣,只有夏桀商紂那樣的亡國之君,身邊常帶的才是妃子,她若是和漢成帝同乘車輦出行,就和人們口中的紅顏禍水沒什么區(qū)別了。
被自己的妃子拒絕,漢成帝覺得很沒面子,心中不悅。后宮妃子有幾個敢對皇帝說個不字?不過呢,漢成帝覺得班婕妤一番話并未說錯,也就沒有為難她。
就是這件拒絕與皇帝同輦出行的事,使得班婕妤成了皇太后口中的“樊姬”?;侍蠼o予如此高的評價,可見她對班婕妤是十分喜愛的。
有了太后的贊賞和皇帝的寵愛,班婕妤在宮中的地位一直很穩(wěn)固,直到那一天,趙飛燕姐妹出現(xiàn)了。
趙氏姐妹原是陽阿公主府上的舞女,后被漢成帝看中才得以入宮為妃,姐妹倆專寵后宮,風(fēng)頭一時無兩。大漢時期,公主府就像是皇后妃子的生產(chǎn)地,漢武帝的皇后衛(wèi)子夫是平陽公主府上的舞女,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也是公主府的舞女。
趙家姐妹是當時出了名的美女,姐姐飛燕體態(tài)輕盈,舞姿優(yōu)美,可以“掌上起舞”,妹妹合德風(fēng)情萬種,被漢成帝稱作“溫柔鄉(xiāng)”(愿醉死溫柔鄉(xiāng),不慕武帝白云鄉(xiāng))。
有了趙氏姐妹的陪伴,漢成帝和其他喜新厭舊的帝王一樣,很快就把班婕妤拋到了腦后。班婕妤看盡宮中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傷心之下寫下了這首《怨歌行》,又名《團扇歌》。
夏日炎炎,扇子正是最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它可以時常出入懷袖,被主人所記掛。然秋天一到,天氣轉(zhuǎn)涼,扇子也就不再被需要了,無論它曾經(jīng)多么有用,也逃不開被拋棄的命運。深宮的女人也是如此,君王喜歡她們的時候,她們高高在上,動動嘴皮子就能擁有想要的一切。然而一旦失寵了,就連地位低下的太監(jiān)宮女也可以看不起她們。
以詩寫扇,亦是寫自己。班婕妤自比團扇,她曾是漢成帝最寵愛的妃子,趙飛燕姐妹這股秋風(fēng)到來之后,她也就不再被需要了。深宮高墻之內(nèi),有多少紅顏還未經(jīng)歷最燦爛的時候就已零落成泥?班婕妤好歹得到過圣寵,常伴君王左右,有很多妃子甚至到死都沒見過皇帝一面,如花般的青春就這樣葬送在那個最華麗的牢籠之中。
歷史上如班婕妤這樣的宮妃不計其數(shù),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也有著類似的遭遇。她和武帝青梅竹馬,武帝對她特別喜愛,曾對他的姑姑,也就是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金屋藏嬌的典故也由此而來。
長大的阿嬌得償所愿,成了大漢朝最尊貴的皇后。據(jù)史料記載,她和漢武帝前期的婚姻生活還是很美滿的,然時間一長,兩人之間漸漸有了嫌隙?;实凵磉吺怯肋h不缺美女的,衛(wèi)子夫一出現(xiàn),阿嬌很快被武帝拋諸腦后。久而久之,阿嬌的皇后之位被廢,從此幽居長門冷宮。館陶公主見女兒失寵,不惜花千金請大才子司馬相如作了一篇《長門賦》,將阿嬌在冷宮的哀怨與苦悶刻畫得入木三分,就連武帝也對此賦贊賞不已。盡管如此,館陶公主所做的一切并沒有改變阿嬌的命運。
和陳阿嬌相比,班婕妤是睿智的。在許皇后被趙氏姐妹設(shè)計陷害之后,她心知漢成帝的心已經(jīng)不在自己身上,為避免成為第二個許皇后,她向漢成帝請命,自愿前往長信宮侍奉皇太后,從此遠離后宮紛爭??。
《怨歌行》的作者究竟是不是班婕妤,還缺乏證據(jù),一說是顏延年所作。但魏晉六朝學(xué)者們都認為此詩與班婕妤的身世、遭遇十分吻合,當是班婕妤所作無疑。另,班婕妤留下的作品還有《自悼賦》和《搗素賦》,文筆才華無不被世人賞識。
后世文學(xué)作品很多都有提到班婕妤,對她的態(tài)度大多是贊賞和同情的。納蘭性德的《班婕妤怨歌》直接以班婕妤的口吻詮釋了她的《怨歌行》。
班婕妤怨歌
清·納蘭性德
團團望舒月,皓皓冰蠶絹。
欲卻炎天暑,比月裁成扇。
望舒圓易缺,金風(fēng)換炎節(jié)。
風(fēng)涼秋氣寒,匣扇復(fù)誰看。
扇棄何足道,感妾傷懷抱。
對月淚如絲,君恩異舊時。
質(zhì)地再美的團扇也終有被棄的一天,君王之愛,大抵就是如此吧。宮廷內(nèi)院,世態(tài)炎涼,在那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每個女人都是可憐可悲的。她們被禁錮了自由,更被禁錮了心。一旦走進那個華麗的牢籠,她們也就永遠失去了飛翔的資格。
上一篇: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