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①
岐王②宅里尋常見③,崔九④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⑤好風景,落花時節⑥又逢君⑦。
【注釋】
①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后流落江南。
②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學愛才著稱,雅善音律。
③尋常:經常。
④崔九:崔滌,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書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時,曾任殿中監,出入禁中,得玄宗寵幸。崔姓是當時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龜年原來受賞識。
⑤江南:這里指今湖南省一帶。
⑥落花時節:暮春,通常指陰歷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飄零,社會的凋敝喪亂都在其中。
⑦君:指李龜年。
賞析
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樂手,當時正值開元盛世,常在貴族豪門演奏。而杜甫當時也是少年才俊,常出入于岐王府和崔宅,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才藝。
后來由于“安史之亂”,杜甫輾轉漂泊到潭州,而李龜年也流落江南。這次偶然的相遇,自然觸發了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積著的無限滄桑之感。曾經的相見是那么的容易,詩人用了“尋常”和“幾度”進行了高度概括。可是當年那么容易的事,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境了。遭受了八年動亂的唐王朝業已從繁榮昌盛的頂峰跌落下來,陷入重重危機之中。
前兩句詩在迭唱和詠嘆中,流露了詩人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戀。眼前這江南美景,恰恰成了紛亂時世和淪落身世的有力反襯。而又正值晚春,流水落花,滿眼凋零。此情此景,怎能不激起兩位老人的無限傷感。詩中雖然沒有正面涉及時世和身世,但透過詩人的追憶,卻表現出了四十年的時代滄桑,以及給整個社會帶來大動亂的那場浩劫。
對于這么大的時間跨度,對于如此豐富的表現內容,詩人卻能舉重若輕,使整首詩達到渾然無跡的境界。
上一篇:古詩《杜甫·登高》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杜甫·春夜喜雨》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