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春蠶
可笑春蠶獨苦辛,為誰成繭卻焚身。
不如無用蜘蛛網,網盡蜚蟲①不畏人。
【注釋】
①蜚蟲:即飛蟲。蜚,古同“飛”。
賞析
劉基(公元1311年—公元1375年),字伯溫,謚曰文成,青田縣南田鎮(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被后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元末中進士后,在家閑居三年。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元朝廷召其出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與歐陽蘇一同來到丹徒,過了一段半隱居的生活。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被起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應朱元璋之邀,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并得以實現。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授為弘文館學士。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卒,享年六十五歲。后追贈太師,謚號文成。配享太廟。
朱元璋稱帝后,勵精圖治,體恤貧苦,但卻壓迫言論,大殺文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劉基上朝賀歲,感染風寒。朱元璋派奸相胡惟庸帶御醫探望。抓藥煎服后,腹痛難忍,朱元璋但言寬心養病,令他十分心寒。于是作詩興嘆,以春蠶自喻。想想春蠶辛勞一生,吐絲成繭,最后卻難逃一死。蜘蛛的絲沒什么用,卻能夠捕捉飛蟲,為自己提供食物,也不怕人,活得逍遙自在。而自己殫精竭慮十多年,卻落到如此下場。早知如此,還不如像蜘蛛一樣,只求保身,何所畏懼。這里詩人用蜘蛛和春蠶進行對比,寥寥幾筆,鳥盡弓藏之情,兔死狗烹之意,盡現紙上,悲憤和無奈溢于言表。
上一篇:古詩《佚名·敕勒歌》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劉禹錫·烏衣巷》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