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志獲 【本書體例】
【原文】:
悲夫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宛頸獨宿兮不與眾同(2),夜半悲鳴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行。嗚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鳥尚然況於貞良(3),雖有賢雄終不重行(4)。
【鑒賞】:
《黃鵠歌》通過對寡鵠的歌詠贊嘆,抒發了一位年輕寡婦內心的深深的悲傷,以及思念故夫,不忘舊情,嚴守節操的情懷。歌中一開始對黃鵠早寡,七年不再覓偶,每夜屈縮頸項離群獨宿,夜半悲啼思念故夫的歌詠,狀物寓情,曲盡其妙,以十分豐富的藝術想象創造了一個悲涼感人的藝術境界,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進而作歌者直攄胸臆,先是以天命來安慰麻痹自己,然而這種虛幻的安慰反而加深了失去丈夫的悲傷,終于“泣下數行”了。聲聲長嘆、愛情是難以忘卻的,“獨宿何傷”與“死者不可忘”卻更加深了思念的悲傷。最終只能以理性的堅貞的節操來自我束縛了。這種理性的自我規范可以使寡婦不再改嫁,卻實在難以平抑情感的悲傷了。歌者在抒情上婉委曲致,把一位年輕寡婦的情感,有層次的,深入細微地表抒無遺,使全詩充盈著一種悲劇美,引起人們的憐憫和同情。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審美感受。全詩以詠物起興,而又在抒情中緊扣詠物,這樣比起一般詠物詩來,更易于直接抒情,使情感的抒發更直接感人。《黃鵠歌》在寫作技巧上相當成熟,加之詩中的所填加的貞節的說教,明顯地是經過漢儒,特別是《列女傳》作者劉向潤色加工過的。這點在鑒賞中是須要注意到的。
上一篇:《黃鳥》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黍離》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