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詩的主要保存形式
從前面兩章的探討可以看出,歷代的集句詩作品主要有三種保存方式:或者保存在總集里,或者保存在別集里,或者以專集的形式流傳。先分別加以探討。
1.歷代總集中的集句詩。總集中收錄集句詩,最早見于南宋。如曾慥《樂府雅詞》里錄有吳致堯的《調笑集句》一組。《調笑集句》共有《巫山》《桃源》《洛浦》《明妃》《班女》《文君》《吳娘》《琵琶》等8個題目,每題下有集句詩1首、集句詞1首,再加上序言、結尾“放隊”各有集句詩1首,共有集句詩10首、集句詞8首。如其中《巫山》一詩云:
巫山高高十二峰,云想衣裳花想容。欲往從之不憚遠,丹峰碧障深重重。樓閣玲瓏五云起,美人娟娟隔秋水。江邊一望楚天長,滿懷明月人千里。
《調笑集句》雖然是在詞的總集中保存的,但僅此一書就有10首集句詩之多,還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而陳起的《江湖小集》完整保存了李龏《梅花衲》一卷、釋紹嵩《江浙紀行集句詩》七卷,更是突出的例子。
當然,保存集句詩作品典型的是那些以朝代劃分的詩歌總集。在這方面具有開拓意義的是金代元好問的《中州集》,該集是金代的詩歌總集,卷三錄有黨懷英的《孤雁集句》和《黃菊集句》,卷五錄有李遹《集句題廣寧勝覽亭》,卷七錄有呂中孚《集句》、楊庭秀《李簡之蓮池集句》。這里所收的集句詩數量雖然不多,但對后世同類作品的出現影響很大。
明初宋緒所編《元詩提要》,其中卷八專門劃出“集句體”一類,并加以界定云:
集句者,集古人之句以成篇也。前古未有,宋王介甫始盛行之,石曼卿以文為戲,近代見之尤多。雖未足以益后學,庶幾有以見詩家組織之工也。
該卷一共收錄了盧摰《集句餞張知事子中》,黃溍《集淵明句題中甫員外稼亭》《集淵明句題胡主簿嘉樹軒》《永嘉王君自制挽歌辭,蓋能安死生而未忘情死生者也。集淵明句以釋之》,釋至仁《集杜句述懷寄見心》,韓性《集杜句題五馬圖》,陳孚《入安南絕不作詩清明感事集句》(10首)等,總計5人16首。
清初錢謙益的《列朝詩集》對明代集句詩的收錄也值得重視。該書《閏集》第五收錄孫蕡《朝云集句詩七言律詩》10首、《集句七言絕句》15首、李楨[禎]《月下彈琴記集句詩》20首、陳言《放歌用鄭少白韻》《過坤上人居》《折楊柳》《月夜江樓聞笛》《題張應鶴郊居》《出塞曲贈林參軍》《攜歌者訪方氏不遇》《病中寓泰溪》《題天臺圖寄懷林介夫》《兵后高郵道中寄懷鄭平山問丞》《感舊》《賦落葉送別》《艷曲(4首)》《觀麗人走馬》《上金山寺集元句》《送人入蜀》《吊岳墳用壁間韻》《春思》《送陳三亦入越用韋莊韻》《絕句》《芭蕉士女》《戲贈蓮如美人》《舟行即景》,童琥《草窗梅花集句》6首,劉芳節4首,丘劉《悼長孺》4首、《追懷亡兄金吾延伯歌姬散盡有感集句》4首,一共6人89首。不僅如此,此處還給陳言、童琥、劉芳節、丘劉四人編寫了詩人小傳。
比較而言,收羅集句詩作品最豐富的總集是清代乾隆年間張豫章等人編撰的《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該書《御選宋詩》卷七十八收錄王安石《烝然來思集句》《金山寺集句》《春山集句》《送吳顯道集句》《甘露歌集句》《離升州作集句》《懷元度集句》《即事集句三首》,孔武仲《集句寄孫元忠》,孔平仲《集杜詩句寄孫元忠》,王阮《滄洲閣集句》,戴昺《春日偕兄弟侍屏翁游晉原分得外字,因集句而成》,宋伯仁《別友人集唐人句》《水邊聞雁偶集四靈句》《遠訪友人不遇留集句小絕》《客樓戲集唐人句》,李龏《謫仙吟集唐》《長安春集唐》《塞上北風行集唐》《吳娃歌集唐》《致酒行集唐》《采蓮歸集唐》《秋閨思集唐》《折楊柳集唐》《秋夜曲集唐》《老婦吟集唐》《怨詩二首集唐》《金陵春日集唐》《寒食日花燕集唐》《湖上贈新得意者集唐》《初夏偶賦集唐》《桐江客舍酬客集唐》《秋夜長集唐》《題郵亭集唐》《山居老將集唐》《送景道士還山集唐》3首,文天祥《集杜》中《自淮歸浙東》《汀洲》《駐惠境》《南海》《至南安軍》《吉州》《過臨川》《北行》《懷舊》《望故鄉》,趙善璙《懷梅水村集句》3首,共計9人54首。
《御選金詩》卷二十五收錄高士談《集東坡詩贈程大本》《曉起戲集東坡句二首》,黨懷英《孤雁集句》《黃菊集句》,楊庭秀《李簡之蓮池集句》,趙秉文《延安滋戒師,余初主安塞保簿相識也。今戊子歲春被命作醮平涼,偶復得相會,以四十三年之舊,故集句以贈》,李遹《集句題廣寧勝覽亭》,呂中孚《集句》,李俊民《和竇君瑞集古》和《集古》中的《南游》、《自遣》、《雨后出郊》、《寒食》、《寒食席次》、《小桃》、《惜花》、《暮春》、《遣興》、《下樓》、《招飲》、《春怨》、《約同歸》、《送客之江陵》、《贈別二首》、《送客之荊南》、《秋懷》、《從軍》、《聞角》、《有別》、《晚菊》、《春夜》、《無睡》、《謾書》、《有感》、《戲答》、《戲遣》、《偶見(3首)》、《聽歌》、《寄懷》、《秋怨》、《過梅溪舊居》、《關中》、《送客之南宮》、《夜集》、《戲書》、《重九》、《十日遣興》、《古城》、《送行》、《對花》、《宿橫望》、《新居》、《柳》、《惜春》、《春望》、《寒食夜雨》、《早行》、《訪隱者不遇》、《懷韓居士》、《古道人》、《仙廟》(2首)、《怨別》、《登樓》、《醉眠》,共計7人69首。
《御選元詩》卷八十一收錄劉因《雜著集陶句》《集杜句贈王運同彥材》,陳孚《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絕不作詩,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絕奉呈貢父尚書,并示世子及諸大夫》,于石《次韻子益秋懷集句》《春游集句》,黃溍《集淵明句題李中甫員外稼亭》《集淵明句題胡主簿嘉樹軒》,吳師道《集句贈答潘季通》,陳泰《天岳圖歌》,韓性《集杜句題五馬圖》,郭豫亨《梅花集句》(12首),金岷《植芳堂詩集陶一首》,馬臻《集句和陳渭叟見寄詩韻》《集句遣懷》,張雨《集太白語酬僧浄月》《集王摩詰書語六言二首》,賈云華《別詩集唐》6首,鄭氏允端《杜少陵春游曲集句》《春詞集句》《秋詞集句》,何理問《題宜春臺集古》,無名氏《集古》,共計15人48首。
《御選明詩》卷一百二十收錄孫蕡《朝云集句詩七言律詩十首》《集句七言絕句詩十首》,陳言《放歌用鄭少白韻集唐》《過坤上人居集唐》《折楊柳集唐》《月夜江樓聞笛》《題張應鶴郊居集唐》《出塞曲贈林參軍集唐》《攜歌者訪方氏不遇集唐》《病中寓秦溪集唐》《題天臺圖寄懷林介夫集唐》《賦落葉送別集唐》《艷曲集句(4首)》《觀麗人走馬集句》《上金山寺集元句》《送人入蜀》《春思集句》《送陳三亦入越用韋莊韻集句》《絕句集句》《芭蕉士女集句》《舟行即景集句》,解縉《句容縣茅山觀東白道官能文章,且長于詩,無以為壽,集杜子美詩二十句贈》,李昌祺《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錄11首,童軒《宮詞集唐句五首》錄4首,《無題集唐句十首》錄8首,丘浚《集唐句送魏孔淵御史謫判潼州》,李東陽《擬古將進酒集古》《送徐學士先生之南京集杜》《鳴治集杜句見答,因再集杜一首》《師召南樓,別后頗以不得詩為憾,別贈杜句一首》《柬敷五侍講集句》《自鳴治外,屢有投贈而和章不至,試語明仲,即躍然而起,此非相負者,集唐句以啟之》《明仲和章至,謂不宜獨以險韻相困,因索再和一首》《周侍講伯常聞予止詩,作長句見督開戒,因集唐句奉答之》《送羅禋仲紹興教授集句》《和鼎儀漫興見寄韻集句》《春日答舜咨集句》《亨父集句索藥奉和一首》《清明后二日,與鳴治約訪王仁輔于大德觀,阻雨,寄鳴治集句》《送涇源趙判官致仕后歸自京師集句》《師召邀同鳴治小飲集句奉謝》,程敏政《乙酉歲瀛東別業雜興集古九首》《題李太史世賢梅花圖集古三首》,陸深《舟中集杜句寄顧九和諭德二首》,李夢陽《望湖亭集古》《翠華巖集古》《香山集古》,戴冠《送湛少防入京集杜句》,費寀《集句謝知己過寺見訪》《寺中集句述懷辭客見過》,童琥《梅花集句》4首,蘇祐《集唐句送表侄吳生鹯自塞下還郡》8首,王世貞《懷李于鱗戲集李、杜各一首》,劉逴《集李句》,文翔鳳《伊齋集句》,呂維祺《禱雨集詩》2首,劉芳節《閨情集句三十二首》錄4首,至仁《集杜句述懷寄見心書記》,共計20人125首。
將《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所錄的集句詩作品相加,共計有作者51人、作品296首。無論是就作者數量還是就作品數量而言,該書對集句詩的重視程度都是空前的。如果把這些作品單獨匯集起來,可以說就是一部專門的歷代集句詩總集了。
相對于此前的宋、金、元、明四朝,清代的集句詩創作更加繁榮,可惜至今沒有出現大型的斷代總集,至于其間的集句詩作品,更沒有人進行過專門的選編工作了。
2.文人別集中的集句詩。西晉傅咸的《七經詩》被認為是最早的集句詩,由于其內容的嚴肅性,按理說是應該收錄進別集中的,可是由于其文集三十卷已佚,已無從考證了。北宋由游戲發展起來的集句詩最初可能不在別集中,如石延年、胡歸仁現存的幾首游戲作品,同樣由于文集失傳,難以考證了。王安石的集句詩已經被收入文集了。《四庫全書》所收《臨川文集》一百卷中,集句詩占了兩卷,數量之多,在北宋詩人中無出其右者。黃庭堅的集句詩也收入其文集,《山谷外集詩注》卷九《壽圣觀道士黃至明開小隱軒,太守徐公為題曰快軒,庭堅集句詠之》,卷一四《銅官縣望五松山(集句)》,《山谷詩外集補》卷二《戲贈張叔甫》《陳吉老縣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謁思禪師,予以簿領不得往,二公雨久不歸,戲作百家衣一首二十韻招之》《同吉老飲清平戲作集句》,都是集句詩,一共有5首。孔平仲的集句詩也被輯入《清江三孔集》。該書共有集句詩58首,即《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詩以集句詩贈之(5首)》《寄孫元忠(俱集杜句。31首)》《孫元忠寄示種竹詩,戲以二十篇答》《集〈文選〉句贈別》和《〈文選〉集句寄慎思、交代學士,慎思游岳,老夫守舍,敘述游舊,慎問交承與夫舍舟登陸之策,俱在此矣》。然而這些文集都是后人所編,收入集句詩未必是詩人的本意。
王安石、黃庭堅、孔平仲之外的北宋詩人,寫作的集句詩數量很少。這類作品,有些沒有被收入別集。如《后山詩話》載司馬光的一首集句詩“年去年來來去忙,暫偷閑臥老僧床。驚回一覺游仙夢,又逐流鶯過短墻”,即不見《傳家集》。至于個別無名氏的集句詩,就更沒有別集可以輯錄了,如《后山詩話》所載的兩首詩:“應是窮通自有時,人生七十古來稀。如今始覺為儒貴,不著荷衣便著緋。”“偎他門戶傍他墻,年去年來來去忙。采得百花成蜜后,為他人作嫁衣裳。”但到了北宋后期,集句詩逐漸進入詩人的別集。如韋驤《錢塘韋先生文集》卷五《勸酒》題下小注云:“集句三首。”《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據劉安世《劉元城盡言稿》引《集句留別李子玉守素處士》(2首),可見此二首集句詩原本就是出自劉安世的別集。它如李復《答安陽叔兩絕(集唐人句)》,晁補之《綴古詩語送無斁弟赴舉》《綴古詩懷家》,劉跂《集句寄師川》《翻書見舍弟去年自壽歸鄆道中詩,悵然懷想,久不作詩,因集句為答,用渭城體,可歌也(6首)》《恩赦放還集句先寄鄉中弟侄三首》,洪芻《戲用荊公體呈黃、張二君》,趙鼎臣《喜晴》《‘昔我往矣’,思君子也。高陽之從事過瀛之野,作〈河廣詩〉而匿其名,使者唐侯獨見而知之,故賦是詩》等等,也都分別見于詩人的別集。
迨至南宋和金、元時期,隨著詩人寫作態度的認真和集句詩藝術水平的提高,將集句詩收入別集已逐漸成為常態。這里略舉數例。如南宋李綱《荔枝詞集句》《胡笳十八拍》和《重陽日醉中戲集子美句遣興》(2首),均收入《梁溪集》;黃公度《和宋永四兄集句》《戲集老杜句再和》《晚泊同安,林明府攜酒相過,戲集杜陵句為〈醉歌行〉》等3首,均收入《知稼集》;楊萬里《類試所戲集杜句跋杜詩呈監試謝昌國察院》《予因集杜句跋杜詩呈監試謝昌國察院,謝丈復集杜句見贈,予以百家衣報之》《胡季亨贈集句古風,效其體奉酬》《四月十八日,同履常、子上晚酌,戲集句作〈四月〉之詩五章,章四句(四月嘗春酒及時魚也)》等8首,均收入《誠齋集》;喻良能《村居夜坐,讀王右丞〈山中與裴迪書〉,愛其清婉有魏晉風味,因集其語作詩一首,亦老坡〈哨遍〉之意也》《題亦號亭集句》和《讀韓詩有感用介甫體》等3首,均收入《香山集》;宋伯仁《月夕得友,偶集〈文選〉古詩句賦感懷一首》《別友人(集唐人句)》《水邊聞雁(集四靈句)》《遠訪友人不值(留集句一絕)》《客樓戲集唐人句》等5首,均出自《雪巖吟草》;于石《次韻鄭德彝擬古集句》《次韻子益秋懷集句》《春游集句》《次韻杜若川春日雜興集句(2首)》等5首,均收入《紫巖詩集》。又如金代元好問《雜著五首》(集陶句)收入《元遺山集》,元代程文海《喬達之學士真贊(集詩句)》和《喬達之內子真贊(集詩句)》收入《雪樓集》,馬臻《集句題山村圖二首》《集句題張玉田畫水仙》《集句和陳渭叟見寄詩韻五首》《集句遣懷三首》等11首收入《霞外詩集》,也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一階段,集句詩與一般詩歌的關系更加密切,最突出的表現是一組詩中有的是集句詩,有的則不是。如南宋程俱有《壬子七月十六日夜月蝕五首》,但只有其五是集句詩,其自注云:“此絕集古詩。”又如元代耶律鑄有《明妃二首》,其一詩后注云:“右百家衣。”
與此前的情況不同,明代詩人的別集中常常專門列出“集句”的類別。如楊士奇《東里詩集》卷三有“集句”一類,收錄了《送尤安禮(集詩,5首)》《臥病答黎信十首(集杜)》和《感遇答夏四秀才三首(集李)》。童軒《清風亭稿》卷七附“集句”一類,收錄了《宮詞集唐句五首》《無題集唐句十首》《謫官后詠懷一首(集唐句)》《予按石屏州學,偶染瘴癘,遂輿至臨安公館,藥之稍愈,因集唐人之句聊以自遣云》。丘浚《重編瓊臺稿稿》卷五“集句”類收錄了《集唐句送魏孔淵御史謫判潼川》《行路難》《悼亡(五首)》。李東陽《懷麓堂集》卷九十七有《集句錄》和《集句后錄》兩組集句詩。邵寶《容春堂前集》卷五“集句”類收錄了《不寐》《遇王參政汝言》《述懷》《有所思》《聞時事有感集李四首》《舟中懷李方伯惟誠集杜二絕》。朱誠泳《小鳴稿》卷八“集句”類收錄了《擬劉文綱少參悼亡》35首。朱樸《西村詩集》卷下“集句”類收錄了《古意》、《上巳日紫峽山人席上》、《擬少陵秋興八首》、《仲春望日,予為社主,諸公有不赴者。是日無詩,且散去,雨中悶懷,因取杜句,繼以唐宋人句,集詩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詩皆人所習聞者,姓名故不列載》(包括《蘿石隱翁時在禹穴》《石門秀師》《樸居柱史》《南野上舍》《勾溪外史》《西皋太守》《海村麾使》《紫峽隱士居峽川》《石林上人》)。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五十三“集句”類收錄了《懷李于鱗戲集李、杜各一首》、《舍弟有投贈之作,敘致酸楚,余不能復續,漫集杜句酬之,凡十韻》、《自青州發明卿書有感》、《嘲俗子》、《戲集唐句示子念》、《彭城道中夜得上谷王中丞遺余成制錦裘,不知余尚未御此服也,走筆集古詩句為謝》、《懷肖甫鴻臚將之留都集唐句候之漢中》(2首)、《古意集古句》。
如果別集中的集句詩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明人還會干脆將其列為一章。如黃佐《泰泉集》卷十為“集句”,收錄了《秋懷集句四首》《集杜句題彩鳳云龍卷送方公子行》《草堂別友人集杜句》《南雄返棹集陶句二首》《桂林雨中望諸葛亭有感集杜句》《草堂夜坐有懷梁南皋用韻集杜二首》《秋日集杜句寄山陰周給事》《草堂招湯處士民悅飲集杜句》《東流江水篇》《集杜句贈右溪倫子》《又贈青蘿王子與倫子同行》《倫子席上賞菊觀戲》《與李子同賦觀奕》《出郭課野老為園》。又如張旭《梅巖小稿》卷十九為“七言律詩集古”,收50首集句詩。此外,該集卷六“七言絕句”附“集古”4首,卷七“五言律詩”附“集古”2首,卷二十“詩余”附“集古”1首。汪廷訥《坐隱先生集》卷七全為集句,共50首。
清代別集中的集句詩情況比前代更加多樣。有的仍沿宋金元人的做法,把集句詩直接與其余詩歌編在一起。如顧太清《天游閣詩集》卷二有《既選宋詞三卷,遂以詞中七言句集為三十九絕句》,卷四有《前面既選宋詞,集選中句得三十九截句,今掇其余,復成三十五首》,一共有74首集句詩。有的則效法明人,在別集中分出“集句”一類,如馮泌《東里子集正編》中有《集陶詩》若干首;但更多的則是在別集中分出專門的集句詩卷,如張晉《張康侯詩草》中有《律陶》《集杜》《琵琶十七變》各一卷;許周仁《稽古堂詩草》卷五為集句;李茹旻《二水樓集》中有《集句》一集;楊維坤《研堂詩稿》中有《律陶》一卷;汪沈琇《太古山房詩鈔》別集中有《集唐詩》一集;饒春田《臥南齋集》中有《集杜》一卷。與前人相比,清人最大的創新是有些詩人將自己的集句詩作品附錄在別集之后。如吳肅公《街南文集》附錄了《律陶》一卷;葉奕苞《經鋤堂詩稿》附錄了《集唐人句》一卷;楊天培《西巖詩鈔》附錄了《集唐稿》《集杜詩》各一卷;耿沄《雪村詩草》附錄了《集杜詩》一卷;鄧顯鶴《南村草堂詩鈔》附錄了《集杜詩》一卷;華嶸《味鮮集試帖》附錄了《集唐人句》一卷。這種“附錄”的方式使得集句詩卷與別集的關系非常有趣:其與別集編在一起,似乎仍可以看作是別集中的一個類別;可是既已被放在“附錄”里,可見又不是別集的有機組成部分,似乎又接近于獨立的專集。
3.集句詩專集。相對于總集和別集中的集句詩作品,專集當然是保存集句詩作品最集中的類別。專集的出現和流傳,是在集句詩取得相當的成績、達到相當的規模之后的產物,也是其更加受到作者和社會重視的明顯標志。
北宋的集句詩人中,以石延年、王安石、孔平仲最為出名,可是他們的集句詩都沒有結集的記載。到了北宋后期的葛次仲和林震,集句詩才開始結集。葛次仲的《集句詩》三卷與林震的《集句詩》七卷(一說為“二卷”)雖然今已不存,但見于多種記載,而且仍有少量作品保存到今天。南宋以后,集句詩專集的數量逐漸增加,僅保存到今天的就有胡偉《宮詞集句》一卷,李龏《梅花衲》一卷、《剪綃集》二卷,釋紹嵩《江浙紀行集句詩》七卷,文天祥《集杜詩》200首,張慶之的《詠文丞相詩》(附錄在明本文天祥《集杜詩》后)等5人6種。此外,今有所謂辛棄疾的《蕊閣集》二卷傳世,實乃明人偽書。詳考見第四章的考證。元代的集句詩集亦有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前、后集傳世。
迨至明、清,隨著集句詩創作走向高潮,集句詩集的數量也大量涌現。下面就以其中幾個重要的門類為例來稍作說明。
(1)集杜詩集。胡可先《杜詩學引論》在著錄了文天祥的《集杜詩》之后說:
文天祥之后,元陳巖有《鳳髓集》、元□□有《春居集杜[原誤作注]》,明金道合有《集杜》、楊定國有《遼警集杜》、萬荊有《集杜詩》,清徐鵬有《集杜詩詞》二卷、陳龍光有《集杜詩》一卷、張晉有《戒庵集杜》一卷、毛彰有《集杜詩》、金圣嘆有《沉吟樓借杜詩》、王余高有《退庵集杜詩》一卷和《退庵北征集杜詩》一卷、王材任有《復村集杜詩》一卷、鄧铚《北征集杜詩》一卷、車萬育有《懷園集杜詩》八卷、葉亮有《集杜詩》、齊召南有《集杜詩鈔》、李鍇有《廌[原誤作薦]青山人集杜》一卷、王霖有《杜工部詩集句》四卷、曹培亨有《集杜詩》、鄧顯[原誤作獻]鶴有《集杜詩》一卷、李旸有《集杜詩草》一卷、楊天培有《集杜詩》一卷、葉繼雯有《集杜詩》、饒春田有《集杜詩》一卷、陳曦有《集杜詩》二十卷、戚學標有《集杜正續集》五卷、耿沄有《集杜詩》一卷、易生龍有《孤松亭集杜詩》、錢大昭有《集杜詩》三卷、劉景新有《偷閑齋集杜詩》四卷、劉鳳誥有《存悔齋集杜詩》三卷、孔繼鑅《集杜詩》三卷、周天麟有《水流云在館集杜詩》二卷、孫毓汶有《遲庵集杜詩》一冊、吳仰賢有《集杜詩附存》一卷、王以敏有《檗塢詩存集杜》、漲潮有《集杜梅花詩》、王子重有《尊道堂集杜詩》、曹孺巖有《集杜詩鈔》、施學濂有《藕塘集杜[原誤作注]》等。
這里所列的41種集杜詩集(包括現存和已經佚失的)里,除了前兩種屬于元代的作品外,其余39種都出于明、清人之手。胡先生所列已經不少,但實際的集杜詩數量還要多得多,僅以筆者所知,明、清兩代現存的集杜詩集至少還可以補出南師仲《集杜詩》五卷(今存兩卷),閔麟嗣《閔賓連集杜》不分卷,陳本《集杜少陵詩》二卷,李炤祿《律杜》一卷,梁同書《集杜詩》一卷,鄭王臣《集杜詩》一卷,邵墪《集杜甫詩》一卷,韓天驥《云皋集杜》一卷,金品山《集杜》一卷,余成教《石園集杜》一卷,戴家政《集杜》一卷,王褧之《集杜》一卷,宋祖駿《律杜》一卷等13種。
(2)集陶詩集。明、清兩代現存的集陶詩集至少有:王思任《律陶集》一卷,黃槐開《律陶纂》一卷,沈自南《沈子律陶》一卷,吳肅公《律陶》一卷,徐介(即徐堅石)《集陶新詠》六卷,李鐘麟《陶軒集陶詩》六卷、《二集》六卷(缺三卷),楊維坤《律陶》,永寧《鑄陶詩》一卷,李炤祿《律陶》一卷,朱森桂《集陶詩》一卷,徐其相《詠物集陶》,吳永和《集陶詩》一卷,王褧之《集陶》一卷,宋祖駿《律陶》一卷,蔡澤賓《集陶詩》三卷,愛新覺羅·載瀅《一山房集陶》二卷,謝鼎镕等《三家集陶詩》一卷。
(3)集古詩集。明、清兩代現存的集古詩集至少有:孫蕡《集古律詩》一卷,朱《集句閨情百詠》二卷,陳循《東行百詠集句》九卷(今存六卷)、《再和東行百詠集句》一卷,沈行《集古梅花詩》二卷(附錄一卷)、《集古香奩詩》二卷,戴天錫《群珠摘翠集》五卷,施端教《嘯閣集古》五卷,張吳曼《集古梅花詩》十九卷,張漢《留硯堂集古詩》,呂法曾《集古詩》一卷,喬億《集古》一卷,吳鎮《松花庵律古詩》一卷、《律古續稿》一卷、《集古古詩》一卷、《集古絕句》一卷,檀萃《滇南集古詩》二卷(一作五卷),邵墪《集漢魏六朝詩》一卷,蔣師爚《敦艮齋集古》,潘恕《雙桐圃詩抄》(一名《梅花集古詩》)二卷,李壽萱《谷詒堂集古詩抄》初、續集十三卷,沈壽榕《玉笙樓集古詩鈔》一卷,王祖蔭《集古篇》一卷,張先棠《嶺南集古詩卷》不分卷,廉泉《南湖集古詩》一卷。
(4)集唐詩集。明、清兩代現存的集唐詩集至少有:夏宏《聯錦集》二卷、《零金碎玉集》,余兆芳《集唐宮詞》一卷,施端教《春江別曲集唐》二卷,黃周星《千春一恨集唐詩》一卷,張吳曼《集唐梅花詩》一卷,傅扆《漬槻堂集唐》一卷,陶季《集唐》一卷,陳煌圖《集唐自述詩》二卷,張璠《當翠樓集唐》□卷(今存卷一至四及卷七),蔣嶟《集唐》一卷,葉奕苞《集唐人句》一卷,周金然《歸興集唐》一卷,楊為松《三唐集韻》二卷,徐旭旦《世經堂集唐詩詞刪》八卷,王材任《尊道堂別集》六卷(前部分是《集唐》,后部分是《集杜》),張叔埏《集唐》二卷,黃之雋《香屑集》十八卷,張恩閎《集唐詩》一卷,周夢華《鴻軒集唐草》一卷,遜志主人《遜志齋集唐梅花百詠》一卷,陳榮杰《集唐詩》四冊,朱廷璋《西湖百詠(集唐)》,柴才《百一草堂集唐》九卷,王天慶《胡蝶集唐》一卷,顧夔璋《集唐詩》一卷,柴杰《百一草堂集唐詩附刻二編》四卷、《臨川集唐》一卷、《西湖集唐百詠》一卷,李炤祿《律唐》一卷,楊天培《集唐稿》一卷,吳鎮《松花庵集唐》一卷、《集唐絕句》一卷,姜忠奎《蕉軒集唐》一卷,顧夔璋《集唐詩》一卷,邵墪《集唐詩》三卷,張夢華《登黃鶴樓集唐》一卷,戚學標《鶴泉集唐》三卷,卓筆峰《百花吟》一卷,陸耀遹《雙白燕堂集唐詩》二卷,錢照《集唐》一卷,徐獻廷《集唐梅花百詠》,韓步鰲《集唐初刻》二卷、《集唐二刻》一卷,何鈺麟《吟梅閣集唐》二卷,張聲玠《集唐詩》一卷,程祖潤《妙香軒集唐詩》五卷,石贊清《饤饾吟》十二卷,唐存一《靜軒集唐詩抄》八卷、《補遺》五卷、《補遺續編》四卷,李應觀《碧桃軒集唐》四卷,華嶸《集唐人句》一卷,周天麟《集唐詩抄》八卷、《集唐詩抄》一卷,奕《萃錦吟》八卷,沈韻蘭《集唐詩》一卷,丁堯臣《集唐酌存》五卷,王以慜《檗塢集唐雜感詩》一卷,味蓮氏《惜花怨集唐律》一卷,李廷璧《跨鶴軒集唐詩》一卷。
(5)集句詠梅詩集。明、清兩代現存的集句梅花詩集至少有:沈行《集古梅花詩》二卷、附錄一卷,楊光溥《梅花集詠》一卷,童琥《草窗梅花集句》四卷,洪九疇、程起駿《竹浪亭集補梅花集句》,張吳曼《集唐梅花詩》一卷、《集古梅花詩》十九卷,柳如是《我聞室梅花集句》三卷,王士禎《漁洋山人集句梅花詩》不分卷,漲潮《集杜梅花詩》一冊,遜志主人《遜志齋集唐梅花百詠》一卷,汪麟《蔗亭梅花集句》二卷本(一為四卷本),葛璇《月我軒梅花集句七言律百首》一卷,徐獻廷《集唐梅花百詠》,潘恕《雙桐圃詩抄》(一名《梅花集古詩》)二卷和任瑛《梅花書屋集梅》一卷。
這些別集的大量出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集句詩發展的盛況。
總集、別集和專集是集句詩的基本保存方式。同時,《西清詩話》《李希聲詩話》《蔡寬夫詩話》《后山詩話》《竹坡詩話》等詩話作品,也保存了少量集句作品,這在前面兩章的作品考察部分里已有所表現。不僅如此,史部和子部也偶然記載了個別集句詩,如金王寂《遼東行部志》中記載:
丙寅[子],老兵至遼陽來,得兒子欽哉安信;又附葛次仲集句詩。亞卿平日喜作此,是亦得游戲文章三昧者。至于事實貫串,聲律妥帖,渾然可愛,自非才學該贍,豈能自成一家如此。其《即事》云:“世路山河險,權門市井忙。”《田家》云:“雀語嘉賓笑,蟬鳴織婦忙。”《僧釋子》云:“有營非了義,無事乃真筌。”《送別》云:“世界多煩惱,人生足別離。”又云:“寂寞憐吾道,淹留見俗情。”《晦日》云:“百年莫惜千回醉,三月惟殘一日春。”《春望》云:“楊王盧駱真何者,許是緊張安在哉。”《寄死達》云:“舉世盡從愁里老,何人肯向死前休。”《秋郊寓目》云:“不堪回首還回首,未合白頭今白頭。”其偶對精絕多此類,東坡所謂“信手拈來俱天成”者,亞卿有焉。
王寂記載的葛次仲集句詩聯,尚沒有被《全宋詩》和《全宋詩訂補》收入,是值得珍惜的輯佚文獻。又如宋方勺《泊宅編》載王安石《急足(一作走卒)集句》云:“年去年來來去忙,傍他門戶傍他墻。一封朝奏緣何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這樣的文獻雖然不多,同樣是非常珍貴的。
注釋:原失去作者名氏,筆者已根據相關材料考訂其為吳致堯。參見筆者《〈調笑集句〉作者考》(札記),發表于《文學遺產》2007年第5期,第88頁。###(宋)曾慥輯、陸三強校點《樂府雅詞》,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第1頁。###(明)宋緒:《元詩提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2冊,第603~604頁。###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25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第16368頁。###(元)耶律鑄:《雙溪醉隱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9冊,第485頁。###胡先可:《杜詩學引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第121~122頁。#########(金)王寂著、張博泉注釋《遼東行部志注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第62頁。###(宋)方勺:《泊宅編》,中華書局,1983,第3頁。
上一篇:集句詩文獻辨誤
下一篇:集句詩的校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