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惜牡丹花
惆悵①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②看③。
【注釋】
①惆悵:傷感。
②把火:手持火把。
③看(kān):看守之意。
賞析
牡丹花是中國的國花,有“天香國色”之稱。不過,在百花吐艷、群芳爭卉的季節里,她卻總是姍姍來遲。而她一旦怒放就意味著一年的花事即將結束。古人詠牡丹者甚多。白居易在元和年間寫過兩首《惜牡丹花》詩,這一首寫于翰林院北廳。詩人時年三十五歲左右,青春將逝,亦如這眼前的花之將落。觸景生情,無限傷感。詩中以“惆悵”兩字開篇,為全詩涂上一層感傷的色彩。詩人之所以感傷,是因為他傍晚發現臺階前的牡丹花只剩下兩枝了。而這兩枝殘花讓詩人看到了春將歸去的訊息,他對春的留戀,對花的珍惜,在后面兩句中充分地表現出來?;ㄩ_花落尋常事,階前愁煞有心人。多情的詩人生怕明日風起,花謝花飛,于是夜柄紅燭,與花相守。持燭的詩人和殘敗的牡丹在暗夜的背景下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花本無心,人卻有情。在藝術的創造中,獨辟蹊徑的眼光與不同凡響的感受是多么的可貴。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去捕捉美、表現美,令人耳目一新。
白居易此詩一出,引起后人爭相模仿,李商隱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sush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蘇軾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liqingzha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李清照的小令《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一而足。
上一篇:古詩《王翰·涼州詞》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白居易·暮江吟》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