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途中寒食①題黃梅②臨江驛寄崔融③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注釋】
①寒食:即寒食節,古代節日。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清明節的前兩天,是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為紀念割股事君的介子推而立。介子推追隨晉文公流亡十九年,不得封賞,負母逃進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他出來,其竟被燒死。為紀念他,就規定這一天不得升火煮飯,只能吃冷的食物,故稱之為寒食節。
②黃梅:位于湖北東部,長江北岸。隔江與九江相望。
③崔融:(公元653年—公元706年)字安成,齊州全節(今章丘)人。唐初詩人,與宋之問、杜審言同朝為官。為文華美。
賞析
寒食節,本應是家人團聚的日子。然而自己卻是天涯逐客,人在徙途。季屬暮春,百花凋零,徒增無限傷感。站在江邊,極目北望,友人已漸漸遠去,從此天各一方。
自己如今雖被放逐南方,心中還是惦念著北方的君王。在令人傷心的故園,想必柳樹上又長出了新的柳條吧,這里用新柳條暗指人事的更替。朋黨之爭,始終令這位遷客無法釋懷,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上一篇:古詩《孟浩然·過故人莊》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寇準·冬日北齋》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