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七律·梅花》千家詩賞析
林逋〔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
霜禽欲下先偷眼〔三〕,粉蝶如知合斷魂〔四〕。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五〕。
〔一〕林逋(967—1028):北宋詩人,字君復,寧波奉化黃賢村人。后人稱其為“和靖先生”。出生于儒學世家,早年曾游歷于江淮等地,四十多歲后隱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據傳足不出戶,終生未娶,以植梅養(yǎng)鶴為樂,稱“梅妻鶴子”。今杭州西湖的小孤山有許多梅花,有放鶴亭及林逋墓。
〔二〕“疏影”以下兩句:是林逋化用五代南唐詩人江為“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而來,由原作詠竹、詠桂轉而吟詠梅花神韻,從此“暗香疏影”就成為梅的代名詞,相關詞語頻頻出現于文學作品中,如晏幾道《訴衷情》:“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幾處溪橋。”李復《觀梅》:“苦無疏影橫斜句,深愧林逋處士詩。”趙希融《賦玉巖》:“至今疏影橫斜句,人與梅花其清癯。”疏影,梅花疏朗的影子。暗香,幽香,清香。黃昏,形容月色朦朧。
〔三〕霜禽:冷天的鳥。偷眼:偷看。
〔四〕合:應該。斷魂:癡癡呆呆,喪魂落魄的樣子。
〔五〕檀板:演奏音樂用的檀木拍板,這里借指音樂。共:與。金樽:珍貴的酒杯,這里借指美酒。
【點評】詩題一作《山園小梅》,原作二首,此選一。這首詠物詩從多方面寫梅花神韻。首聯寫梅花凌寒獨放,風光無限;頷聯寫其疏朗俊健之形與香氣襲人;頸聯用禽鳥作襯托;尾聯寫吟賞之樂。自林逋《山園小梅》詩一出,詠梅之風日盛,如宋代文壇上的幾位大家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陸游、辛棄疾、楊萬里、梅堯臣等,都紛紛寫詠梅詩詞。蘇軾甚至還把林逋的這首詩,作為詠物抒懷的范例讓其子蘇過模仿。隨著詠梅風氣的盛行,林逋之名與孤山梅花也熱了起來,故明詩人王猗有“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之句。
上一篇:杜甫《七律·冬至》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韓愈《七律·自詠》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