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詩論》
當代著名詩人艾青
(1910——)著。艾青曾寫有《大堰河》、《北方》、 《黎明的通知》、 《獻給農村的詩》等大量詩集和《向太陽》、 《火把》等長詩。1938年至1939年間,艾青寫了《詩論》、 《詩人論》和許多探討新詩理論的論文,結集為《詩論》一書。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出版,增補了一些解放后陸續發表的詩論。此書將詩歌的一系列理論問題置于美學高度去研究,是中國新詩史上的提綱挈領的美學論著。
《詩論》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認為詩美是真、善、美的統一。在他看來,真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切認識,真正的詩美是源于生活、源于社會實踐的。他說: “詩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詩的音節,就是生活的拍節?!痹娙酥挥小皩⑷康那楦卸荚谏罾锇l酵、醞釀,才能從心的最深處,流出無比芬芳與濃烈的美酒?!鄙疲匀嗣竦睦鏋闇蕜t,詩人和詩中的情感應該和時代、歷史發展方向以及人民的愿望相一致,既抒寫現實的“苦難美”,又歌頌理想的“崇高美”。美,是依附于人們向上生活的外形,是詩歌的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詩論》寫道: “我們的詩神是駕著純金的三輪馬車,在生活的曠野上馳騁的。那三個輪子,閃射著同等的光芒,以同樣莊嚴的隆隆聲震響著的,就是真、善、美?!薄对娬摗诽接懥嗽姷乃囆g美的內在規律,提出了著名的“詩的散文美”的理論,并為這一“散文美”制定了藝術原則。即“是在變化里取得統一,是在參錯里取得和諧,是在運動里取得均衡,是在繁雜里取得單純,自由而自己成了約束?!卑鄰脑姷乃囆g規律出發,既反對了刻意模仿古代詩詞、西洋律詩和過于雕琢辭藻的華而不實的偏頗,也糾正了“抗戰詩”中的一些“標語口號”式的“粗暴的叫喊”的傾向。這就在藝術形式上把古典詩美學和現代詩美學中的合理部分揉合起來,從而將詩美的創造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詩論》強調形象思維,從美學上注重詩美的發現與創造。它指出: “詩只有助借形象思維的方法才能產生持久的魅力”,而詩美的魅力又取決于具體獨特的形象與它們觸發的全部藝術想象(包括意象、想象、象征、聯想等)的總和。至于怎樣去創造這樣的詩美,艾青強調的是“把握”,他說:“詩人必須比一般人更具體地把握事物的外形與本質”。關于如何去“把握”, 《詩論》又提出了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等原則。他解釋說: “樸素,有意識地避免用華麗詞藻來掩蓋空虛;單純,以一個意象來表明一個感覺和觀念;集中,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選擇的主題;明快,不含糊其詞,不寫為人費解的思想。”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詩論》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詩話總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