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深秋,被貶到江州(江西省九江市)做司馬的白居易在潯陽江邊坐船送別朋友。
傍晚,他們來到江邊的客船上,正在痛快地飲酒時,忽然隨著秋風傳來陣陣琵琶的奏鳴聲,一曲彈完,兩人還靜靜地陶醉在這動人的琵琶音樂中,緊接著,又一曲開始了。
白居易沖彈琵琶人坐的那條船大聲說:“彈琵琶的是哪位?”
樂聲停止了,但無人回答。白居易便叫船夫將船靠近彈琵琶的那條船,繼續問道:“剛才哪位名師彈出這等悅耳的樂曲,能不能出來相見?”
客人也接著說道:“請到我們船上來演奏一曲吧!”
他們等了許久才見一位女子慢慢地從船艙里出來,邁著輕盈的碎步上了這條船,抱著的琵琶遮住了半邊臉。
白居易和客人給她讓了座,請她彈一首流行樂曲。她慢慢端好坐姿,先輕輕地把琵琶試了試弦,這幾聲雖不成曲,但也響亮動聽。
一首琵琶曲開始了,她是在用自己的心在彈奏,那凄怨婉約的樂曲中不知蘊藏了多少情思,好像在訴說自己那悲慘的一生。她低垂著頭,但手卻不停地彈著,手指靈活地跳動著,用盡了攏、捻、抹、挑多種技法。她彈奏了“霓裳羽衣曲”,又彈了當時京城流行的“六幺”曲。那粗弦低沉的聲音如狂風驟雨,細弦輕柔如情人的竊竊私語。而粗弦細弦交織在一起,像大大小小的銀珠落在玉盤中那樣清脆舒暢,宛如黃鶯在啼叫,低沉時又似江水慢慢地在冰下流淌。驟然間絲弦像呆滯了,樂聲也漸漸消失了。此時無聲比有聲更令人悲痛,像一種無聲的幽怨在慢慢升起。
這時,另一首樂曲又彈響了。琵琶聲像進水的瓷瓶突然爆炸,水裂四濺,如披堅執銳的騎士沖向陣前傳來刺刺的刀槍聲,樂曲由開始的低沉轉為激昂。彈奏終了時撥子在琵琶中心優美地撫過。四根琵弦齊聲的和弦如撕裂的綢緞。
一切都靜了下來,兩條船都靜靜地呆在原地不動,只有江面上跳躍著秋月的銀光。
琵琶女低著頭慢慢將撥子插在琵琶弦中,輕輕地放下,又整理一下衣裳,恢復了剛才彈奏琵琶時激動的表情,望著遠處江面上閃爍著的星星燈火,回憶著她從前的悲傷往事。
她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說:“奴家本是京城人,家住長安東南的蝦蟆陵旁邊。13歲那年出來拜師學藝,學彈奏琵琶,后來在官辦的教練歌舞機構教坊的第一班中學藝,小女子彈奏技巧進步很快,演奏的樂曲連著名的藝師都很欣賞,打扮起來連長安城內的名妓秋娘都要嫉妒。”
“那時,長安城五陵的紈绔子弟們都紛紛跑到這里聽婢女演奏,想方設法地討好奴家,演奏一曲所賞的紅色絲綢非常多。這些飲酒作樂的紈绔子弟喝醉了酒,醉醺醺地在桌子上打著拍子,打碎了鑲著珠翠的發梳,深紅色的絲綢裙上染上了倒翻的酒漿。就這樣,年復一年,青春的美好時光都在這秋月春風中,在陣陣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白居易看著琵琶女問:“你家里還有親人嗎?”
琵琶女非常難過地答道:“弟弟從軍一去就音訊全無,生死未卜。前不久,家里捎來音訊,姐姐已離開人世了。”
說著她傷心地流下了眼淚。
詩人非常同情地說:“那你為什么不早些嫁人,終身也有個依靠?”
她停了停說:“青春年華已經逝去,容貌也衰老了,那些常來這里尋歡作樂的富家公子也不來了,每天門前總是冷冷清清的。年齡大了便嫁給了一個商人,但他只是一味掙錢,根本不把奴家放在心里,上個月又到浮梁販賣茶葉去了。可憐我孤苦伶仃,一個人守著一條空船,望著那明亮的月光灑在這寒冷的江面上,深夜里常常夢見少年時期的往事,但從夢中醒來,想起一生中這悲慘的身世便痛哭一場,淚水如洗,把臉上擦的脂粉都洗掉了。”
詩人說:“剛才聽了你那悅耳動聽的琵琶曲,真令我非常激動;后來又得知你那不幸的身世,又使我感嘆不已。我同樣是飄落在天涯海角的人,過去我們雖然不相識,可今天的相逢相識真是十分難得的啊!”
琵琶女望著眼前這位官人,不解地問:“難道大人也同奴家一樣有過傷心的往事?為什么這樣喜歡婢女的琵琶曲呢?”
白居易長長地嘆了口氣說:“我從前在京都朝中做官,去年被貶謫離開了長安。當時身體有病,一直住在潯陽城里,那個地方偏僻聽不到好聽的音樂,更談不上弦樂器和竹管樂器奏出的樂曲了。而且那個地方靠近大江,地勢低而且非常潮濕,茅草房的周圍長滿了蘆葦和苦竹,在這樣的地方能聽到什么呢?不過是些杜鵑的鳴叫和猿猴的啼叫。每當在春暖花開或是明月星空的時候,我常常獨自一人借酒澆愁,有時也能聽到遠處有人唱山歌或吹竹笛,但那聲音實在是不太中聽,今天晚上非常有幸地聽了你演奏的琵琶曲,就好像是聽到了天上的仙樂,使我感到耳目一新。”
白居易站起身來拿起剛剛寫好的一首長詩,雙手送到琵琶女面前說:“剛才我為你寫了一首《琵琶行》的詩,請你千萬不要推辭,坐下來演奏一下這首詩吧。”
聽到詩人的一番懇切的要求,她不禁激動萬分,站在那里許久沒有說話,然后慢慢地坐下,抱起琵琶,重新擺好姿勢,取下撥子,用更高的音調急速地彈奏起來。那凄涼悲婉的樂曲似乎和剛才的聲音大不一樣,周圍的人聽罷都忍不住流下了熱淚,而最傷心的就是江州司馬白居易了,他身上穿的那件青衫都被淚水打濕了。
白居易的這首敘事長詩共分三段:第一段寫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第二段寫了她不幸的身世;第三段聯系到自己的痛苦遭遇……
全詩非常生動地塑造了主人公的真實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藝人們的悲慘命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句千古絕唱,既同情歌女,又感傷自己,對自己政治上受到的打擊憤憤不平。全詩的主題思想也在于此。
上一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