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披云笑一聲
李翱[1]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也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笑一聲。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頁二六六
【白話新唱】
藥山禪師呀!誰能像您這么逍遙自在呢?
您選擇了幽靜的山林
享受與大自然為伍的樂趣
完全超脫送往迎來的人事應(yīng)酬
有時候,您興致一來
就直接走上高高的山頂上
在月光下心無罣礙地
放聲一笑
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分析與鑒賞】
李翱是藥山惟儼禪師的弟子,他是朗州的刺史,聽說藥山的道行很高,就三番兩次請他到家里說法,哪知道藥山根本不理會,李翱只好親自拜訪。沒想到,藥山手拿經(jīng)書,看得正爽快,侍者說:“太守來了!”他也無動于衷,李翱脾氣上來了,不客氣地說:“見面不如聞名!”然后拂袖而去!藥山不慌不忙說:“太守怎么這么貴耳賤目呢?”意思是說,既然你聽說有位禪師不錯,為什么你看到人家不理你,就失去了想一探究竟的心情呢?
李翱是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原來藥山惟儼是故意試探他,而自己的表現(xiàn)實在不太理想,他趕快走回來,拱手向藥山道謝。
只是這么一照面,藥山已經(jīng)給他上了一課!
然后,李翱就請問藥山:“如何是道?”
藥山?jīng)]說話,用手指指上面又指指下面,才說:“你明白嗎?”
李翱當(dāng)然不明白。
藥山輕描淡寫說:“云在青天水在瓶。”
意思是,道是這么自自然然的,就像云是飄浮在天上,水是盛放在瓶子里,還有什么好疑問呢?已經(jīng)這么明明白白了!
李翱大為嘆服,以后就常常向藥山問法,并且特地寫了一首詩來贊美藥山禪師:“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我來問道無余說,云在青天水在瓶?!?/p>
這首詩,也是有典故的,而且非常有趣?,F(xiàn)在外國人講禪的書,幾乎都會提到這個藥山大笑一聲,聲聞九十里的事跡。
有一天晚上,藥山惟儼到山上散步,原本烏云滿天,忽然,云開見月,藥山惟儼心有所感,心情暢快極了,便仰天大笑一聲,這笑聲十分驚人,居然澧陽這個地方以東九十公里的人家都聽見了!聽到的人都以為是從隔壁傳來的笑聲。第二天早晨,大家問來問去,最后,一路問過來,問到藥山(藥山惟儼所居住的山名),他的弟子才說:“是我們師父!他昨晚在山頂放聲大笑?!?/p>
李翱聽說了這個事跡,沒想到,悟道者的心情是這么開懷、這么痛快,居然一笑聲聞九十里!所以,他又寫了這首詩來贊美藥山禪師。
藥山惟儼的“月下披云笑一聲”,不是世間的笑聲,你用心聽聽看,那是來自宇宙意識的天籟?!肮蹦懵?!不只是藥山禪師的笑聲,還有諸佛的笑聲、上帝的笑聲。這個世界是喜悅的,天上的云在微笑,瓶中的水在微笑,萬事萬物都在微笑,唯有人類愁眉苦臉……
[1]李翱:唐代儒者,生卒年不詳,為藥山惟儼的俗家弟子。
上一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寒山子《泣露千般草》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