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晚秋天)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凌亂惹殘煙。凄然。望鄉關。飛云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浩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流連。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聽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注釋】
《戚氏》:柳永自制曲,《樂章集》注中呂調。此詞亦寫于赴成都經隴水深秋至古蜀道時,為柳詞中名篇。“一霎”句:謂一陣微雨灑在了庭院的長廊上。一霎,一陣,頃刻。庭軒,庭院的長廊。檻菊蕭疏:雨打菊殘,故云蕭疏。檻,菊圃周圍的護欄。“井梧”句:意謂雨打葉落,水霧點點。井梧,井旁梧桐。蓋因梧桐葉大,容易遮陽擋雨,故唐宋時多于井旁植梧。凌亂,梧桐黃葉紛紛落下。殘煙,指梧葉飄灑時,葉上雨珠散落造成的水霧。鄉關:猶云故鄉。“飛云”句:謂看不見鄉關,只能看見飛云暗淡,夕陽明滅。“當時”二句:意謂無怪宋玉的悲感是在登山臨水時才產生的。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誓將歸。”凄楚:凄涼悲哀。“倦聽”句:聽倦了隴水的潺湲聲。隴山、隴水皆險惡,容易引發行人鄉關之思。潺湲,水流聲。“正蟬吟”三句:謂殘蟬在敗葉中鳴叫,蟋蟀在衰草中鳴叫,互相喧鬧不休。蛩,蟋蟀。孤館:謂一個人孤獨地住在客館,此指驛館,亦稱驛站、郵亭。具體說,此驛館即鳳縣與略陽之間的青泥驛。“風露”句:意謂不知不覺間已經夜深露生。“悄悄”句:謂孤獨無聲地到了夜深。更闌,更殘夜深。絳河:天河別名。古代觀天象以北極為基準,天河在北極之南,南方屬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稱之,故曰“絳河”。絳,紅色。“浩月”句:月色明媚漂亮。思綿綿:思緒不斷。未名未祿:此乃回憶過去,故云。以下數句即回憶昔日。綺陌紅樓:指歌妓所居處。經歲:一年又一年,謂時間很長。狂朋怪侶:謂狂放恣肆、不拘禮節的朋友。朋、侶,相對為文,即朋友。狂、怪,狂放恣肆,不拘禮節。“遇當歌”句:謂遇到了歌酒場面,就往往流連忘返,不肯離開。迅景如梭:猶云光陰如梭,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穿梭一般。煙水程:指茫茫無邊的征程。“念名利”句:此句為“念名利縈絆長憔悴”之倒裝,謂思念起過去,常常讓名利縈絆著自己,因而憔悴不堪。“追往事”句:追想起過去這些事(指為名利而奔波之事),實在覺得是愁慘。“漏箭”句:謂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夜深了,感覺到一陣寒意。漏箭,漏壺上之箭,用以指刻度,漏滴則箭移,以計時間。聽嗚咽:謂聽著隴水在嗚咽。畫角:古時軍樂器,其聲哀厲高亢,故軍中用以驚昏曉。向曉:到曉,到天明。抱影:守著影子,形容孤獨。
【評析】
此詞風格蒼涼,一氣呵成,盡情展衍,寓抒情于寫景之中,鋪敘極有層次,章法一絲不亂。首片自庭軒所見,寫到征夫前路,客子之情,全在凄涼秋景中展現,筆墨細致之極。中片則另開蹊徑,就流連夜景寫到追懷昔游,總不離客情。下片緊承中片,接寫昔游經歷,復回到征夫前路,猶以景語作情語。此詞句法也變化多端,要之五言有一領四與上二下三之別;七言有上三下四與上四下三之別;九字句則有上三下六與上五下四之別。
上一篇:柳永《御街行(燔柴煙斷星河曙)》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柳永《拋球樂(曉來天氣濃淡)》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