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路有感
并序
前年夏,予自忠州刺史除書歸闕。時刑部李十一侍郎、戶部崔二十員外亦自澧、果二郡守征還,相次入關,皆同此路。今年,予自中書舍人授杭州刺史,又由此途出。二君已逝,予獨南行。追嘆興懷,慨然成詠。后來有與予、杓直、虞平游者,見此短什,能無惻惻乎?倘未忘情,請為繼和。長慶二年七月三十日,題于內鄉縣南亭云爾。
憶昨征還日,三人歸路同。
此生都是夢,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燭過風。
唯殘樂天在,頭白向江東。
【注釋】
商山:在商州(今陜西商州),唐時為長安趕赴南方必經之路。
忠州:見《種桃杏》注。
李十一侍郎:李建,字杓直,排行第十一。崔二十員外:崔韶,字虞平,排行二十二。澧州:今湖北澧縣,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隋開皇年間置。果州:今四川南充,因南充城西有盛產黃果的果山而得名。
內鄉縣:在今河南西南部。
泉埋玉:此處指李建去世。
燭過風:此處指崔韶去世。
【評析】
幾次往來商山路,世事變遷人不同。想當年一起征還的三人,在商山躊躇滿志,歡欣鼓舞,如今自請外放又過商山,卻只剩我一白頭老者踽踽獨行,悲痛地悼亡。這如何不令詩人產生人生如夢、往事隨風的感慨。尾聯“唯殘”“頭白”二詞,足傷人心,逝去的不僅是友人的生命,還有他們共同的抱負和未竟的事業。這與詩人另一首商山詩“萬里路長在,六年身始歸。所經多舊館,太半主人非”(《商山路有感》)相比,在感慨世事外,又多加了一層自傷情緒,更覺痛徹心扉。
上一篇:白居易《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其一)》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白居易《太湖石》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