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烽火就是遍地桃花
——唐彥謙《登興元城觀烽火》
登興元城觀烽火
唐彥謙
漢川城上角三呼,扈蹕防邊列萬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顏無。
在熊熊燃燒的烽火中,一位柔弱女子用穿透時空的笑聲戲謔著紛至沓來的各路諸侯,同時也在戲謔著一代昏君,一個衰朽的王朝。
這是一幕被載入史冊的圖景。隨著一柱烽火照亮驪山的夜空,周王朝的國家預警系統在瞬間被啟動起來。遍布于崇山峻嶺中的烽火臺次第升騰起狼煙,形成壯觀的軍事接力,一直傳遞到遙遠的邊塞。沒有人質疑這烽火的起因,每個人都清楚,凌云干霄的烽火背后,是至高無上的王權。于是,馬蹄聲喧響起來,鼓角聲錚鳴起來,披堅執銳的各路諸侯以風馳電掣的速度穿行于山林草澤之間,并最終在驪山腳下勒緊韁繩。奔波勞頓的諸侯們在赴一個神圣的契約,然而,這份神圣卻被來自城樓上的一陣笑聲擊碎了。
發出朗朗笑聲的是周幽王的寵姬褒姒。面對揮汗如雨列隊待命的城下官兵,冰肌玉骨的美人終于笑靨如花。這是褒姒步入周室宮闈后第一次綻放笑容,幾年前,她以傾國之貌救贖出獄中的養父,憂郁便寫在了她的臉上,直至驪山燃起熊熊烽火。當美人的笑聲飛過雉墻,穿過水一樣的軍陣,回蕩在整個驪山上空的時候,手持杯爵的周幽王醉倒了,他醉倒在褒姒的笑容里,更醉倒在自己“千金一笑”的創意中。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煞費苦心:珍饈美味端上來了,褒姒理都不理;輕歌曼舞動起來了,褒姒瞧都不瞧;甚至周幽王廢黜了王后,使其由普通的妃嬪一躍成為一國母儀,仍不能令褒姒輕啟朱唇。那么,這個神秘的女人要的究竟是什么呢?周幽王癱倒在一片明滅的燭火之中,至尊的王權正在遭遇嚴重的挫敗,無奈之下,他在宮中發布了一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決定:千金買笑?????????????????????????????。很快,這個決定便得到了熱烈的響應,“烽火戲諸侯”最終上演成一出荒唐的鬧劇。面對怨聲四起的各路諸侯們最后水一般退去,周幽王并不以為然,相反,充溢于胸的卻是一種別樣的成就感,因為,他終于征服了一個難以征服的女人,找回了失落的王者之尊。然而,在其慷慨踐諾,賞給那個叫虢石父的奸人千兩黃金的時候,周幽王絕對不會想到,為博美人一笑,他所付出的代價已不止燦燦黃金,還有帝國的權力和江山社稷的基石。
歷史的懲罰出現在公元前771年,“烽火戲諸侯”之后第八個年頭。八年時間里,周幽王徹底改變了烽火的軍事意義,已經使其成為調笑后宮的最佳道具,褒姒也早已習慣將一叢叢熾烈的烽火看作壯觀的煙花,在笑聲中享受著掌控王權的快樂;而諸侯們卻在一次次沮喪的奔襲中體味著被驅使被戲弄的恥辱,在他們眼中,筆直的狼煙、燦爛的烽火再也不是國家危亡的信號,相反,卻成為他們蒙羞的前奏。正緣如此,當犬戎的鐵騎在公元前771年春天叩響的時候,他們膽戰心驚地看到了一連串焦急報警的烽火,卻并未見到披星戴月的救兵,他們一路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很快便在鎬京的斷壁殘垣中發現了面如土灰的周幽王。當一支長戈向周幽王刺來的一瞬,他猛然聽到了被敵兵擄走的褒姒的笑聲,那笑聲竟與七年前的笑聲如此一致,而直到此時,周幽王才讀懂了這串笑聲的真正含義:揶揄、嘲諷、灰飛煙滅……一柱鮮血噴薄而出,周幽王至死都沒能征服這個冷面的美人。
上一篇:李群玉《黃陵廟》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白《西施》哀嘆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