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詩格
意瘦詞肥格便低,詩因雕琢落筌蹄。
情如有致何須古,律若妨人不必齊。
率性惟先歌永味,從心所欲發靈犀。
鉛華洗盡聲清冽,遍數當年樂府題。
此詩格非格律之格。
格律之格乃格式之格,此格乃風格之格,名雖同而實則異。
時人但拘于格律之格,而每于風格之格了無所會,此詩家所大慟之事也。
風格之格以情為本,以致為歸,意在詞先,無以詞害意。能直抒胸臆,言質味永,表情達意,腠理天然者,漢魏古風是也。章炳麟詩必稱漢魏,而有輕唐之心,意在此也。
蓋人有天生麗質,有艷妝濃抹,艷妝濃抹不妨天生麗質,天生麗質不須艷妝濃抹。始有虢國夫人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何以如此?蓋天生麗質每不肯為艷妝濃抹所累而混同俗流。此固虢國夫人之矯情,抑亦天生麗質之常情歟?
然天生麗質命也,濃妝艷抹欲也,命與性兼,欲從情偕,始得人和。
以常人論,縱非天生麗質,亦不必終日濃妝艷抹。蓋濃妝艷抹,終非本心,久以作偽,必失自性,自性一泯,格致全無,齊梁周吳大乖雅正,斯之謂也。
故養格,亦貴在真摯樸拙,縱文飾相參,總須以本來面目為則,若改頭換面,匿本心矯虛情,綴浮詞附風雅,則格律愈熟,格調愈卑,久則沉淪無出頭日矣。
我輩學前人詩,宜學前人如何抒發心氣情志,而啟發自心。步趨之際,漸能如前人般抒發我輩自家之心氣情志,而非竊前人心氣情志秀詩貿名。此一關節,須耐得寂寞始能略窺門徑,似某些學詩三日即妄求揚名立萬之急功近利者,實不足與之論此詩格之大要也。
余與人論詩,每建議人多誦漢魏樂府五古,以此養格。蓋漢魏樂府五古,淳樸自然,無雕琢氣,更無強作味,實鉛華不著之本來面目,加之流傳千古,迭經歷史裁汰,其麗質天生殊非常調更無可疑。殷勤熟誦,時加親近,頻為濡染,久之格調自振,潛移之功,非浸淫近體囿于格律可比。
奈時人多只知格律,甚至于律外無詩,余所建議,鮮有所契。養格捷徑,幾至不傳,良為可嘆。
余學詩三十年,工律十年,至今猶常誦樂府古風,偶擬習作,頤養詩格,個中收益,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不試不知,試必同儔,豈誑語哉?
上一篇:淺說“信達雅”
下一篇: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