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處 語出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指隨侯珠與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吳國名劍),乘纖離(駿馬名)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tu ,揚子鱷之類的動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焙髞砭鸵浴袄ド接瘛北扔鲀?yōu)秀人才。
舉例 唐·劉禹錫《送李中丞赴楚州》
緹騎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賀振家聲。兒童但喜迎賓守,故吏猶應(yīng)記姓名。
萬頃水田連郭秀,四時煙月映淮清。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上一篇:《斑竹》的詩詞典故、含義、出處
下一篇:《明月》的詩詞典故、含義、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