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1]。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2]。
天蒼蒼[3],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4]。
[題解]
本詩原是民歌,因北齊人斛律金所唱而著名。敕勒川,因敕勒部族居住得名。敕勒,種族名,是匈奴族的后裔,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帶。川,即平原。在陰山腳下的敕勒平原,一望無際,草兒肥美豐茂,野風吹過,起伏的草叢里露出了正在吃草的牛羊。
[注釋]
[1]陰山:山名,大部在今內蒙古境內。
[2]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廣闊無邊的平原,顯得天也低了;遠處天與地相接,就像牧人所住的圓頂帳幕籠蓋著四野。
[3]蒼蒼:青色。
[4]見:同“現”。
上一篇:千家詩《杜 牧·山 行》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千家詩《張維屏·新 雷》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