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秋色、春思秋怨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永遠(yuǎn)說不完的話題。宋詞中單純描寫四季風(fēng)光的作品實際上并不多見。如晏殊的《清平樂》(金風(fēng)細(xì)細(xì)),寫秋風(fēng)細(xì)細(xì)、葉落花殘的景象,但從小窗濃睡、銀屏微寒的生活場景中,自然流露出作者恬淡的心境;王安國的《清平樂》(留春不住),寫滿地殘紅、楊花自在的暮春景象,但作者的惜春之情同時也躍然紙上。所以,描寫四時風(fēng)光的作品,更多的是在春花秋月中植入了人的情感。如劉辰翁的《蘭陵王》(送春去),通過對美好春光的依戀表達(dá)其故國之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這類作品的共同特色。
以四季風(fēng)情為題材的作品,其創(chuàng)作方法有兩大特點:其一是典型化,即有選擇地強化某些特殊的物候,塑造具有季節(jié)特征的典型環(huán)境。如春季的春風(fēng)、春花、黃鶯、歸燕、新柳等,夏季的炎風(fēng)、烈日、荷花、竹席等,秋季的秋露、秋霜、落葉、金菊、丹桂等,冬季的白雪、梅花等,都是詞人常關(guān)注的對象。其二是賦予這些典型物候以人的喜怒哀樂。春光可能是春風(fēng)拂柳,春花爛漫,也可能是春思春怨,哀婉纏綿;秋光可能是秋高氣爽,開朗明凈,也可能是秋風(fēng)秋雨,凄厲肅殺。其間的差別,就在作者的心境,即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花鳥的感情也就是人的感情,現(xiàn)代文藝?yán)碚摲Q之為移情作用。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新社: 春社 , 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 約在春分前后 。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碧苔: 此指水邊綠苔 。
日長飛絮輕。
絮: 柳絮 。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巧笑: 美麗的笑容 。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
元是: 原來是 。
斗草: 古代婦女常采草進(jìn)行游戲 , 以所持草賭輸贏 。
笑從雙臉生。
雙臉: 雙頰 。
〔 大意 〕新社時燕子從南方飛回,梨花飄落,快到清明時節(jié)。水邊上長了三四點綠苔,樹葉下傳出黃鸝的一兩聲。白晝變長,柳絮在空中飄飛。美麗的鄰家姑娘在采桑的路上相逢,奇怪昨夜春夢好,原來是今天斗草贏了,禁不住笑從雙頰生。
〔 點評 〕 這首詞用輕淡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清新明麗的郊外春景圖 。 詞的上片寫景 , 用燕子 、 梨花 、 碧苔 、 黃鸝 、 柳絮這些富有代表性的春天景物 , 點出節(jié)令特征 , 充滿閑情逸趣 ; 下片寫人 , 作者捕捉住兩位采桑女子斗草的場面 , 用輕松歡快的筆調(diào) , 寫出了少女天真無邪的神態(tài) 。
金風(fēng)細(xì)細(xì),葉葉梧桐墜。
金風(fēng): 秋風(fēng) 。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
〔 大意 〕秋風(fēng)細(xì)細(xì),梧桐葉一片一片飄落。新醅的綠酒最容易讓人醉倒,人靠著窗口沉沉睡去。紫薇、木槿花都已凋殘,夕陽卻又回照在欄桿上。此時正是雙燕就要歸來的時節(jié),昨夜在屏風(fēng)外已微感寒涼。
〔 點評 〕 這是一首描寫秋思的詞 。 詞的上片寫酒醉之后的濃睡 , 下片寫酒醒之后的感受 。 全詞意境悠閑 , 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士大夫生活的恬淡 、 雍容 。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 皺波紋迎客棹。
?( hú ) 皺 : 這里形容水面細(xì)細(xì)的波紋 。?, 有細(xì)勻皺褶的紗 。
棹( zhào ): 船槳 。 這里代指船 。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
浮生: 飄浮不定的短暫的人生 。
肯: 豈肯 。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 且向 ” 句 : 化用李商隱 《 寫意 》 中 “ 日向花間留晚照 ” 之句 。
〔 大意 〕城東的風(fēng)景漸漸變得美好,波光粼粼,畫船悠悠。楊柳枝頭籠著輕煙,還帶著一絲寒氣;滿樹杏花枝頭怒放,春意濃濃。人生苦短,歡娛恨少,豈肯為區(qū)區(qū)千金開口一笑 ? 再盡一杯美酒,挽留夕陽在花間多停留片刻。
〔 點評 〕 這首詞是宋祁的成名作 , 主要寫賞春與惜春之情 。 詞的上片寫春天的喧鬧 , 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贊賞 ; 下片慨嘆春光易逝 , 歡娛日少 , 流露出淡淡的感傷 。“ 紅杏枝頭春意鬧 ”, 一個 “ 鬧 ” 字 , 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春天的生機 、 春花的繁盛 、 春意的熱烈 , 詞人也因此獲得了 “ 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 ” 的雅號 。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fēng)雨。
殘紅: 落花 。
宮錦: 這里比喻花瓣 。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小憐: 北齊后主寵妃馮淑妃 。 這里指歌女 。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fēng)自在楊花。
〔 大意 〕費盡了黃鶯兒的喋喋絮語,還是留不住春光。滿地落花像被污損的錦繡,怪只怪南園昨夜的風(fēng)雨。夢中的伊人剛剛撥動琵琶,夢醒的人兒魂繞天涯。春風(fēng)中自由自在的楊花,不留戀畫堂朱戶的豪華。
〔 點評 〕 這首詞寫殘春景象 , 但作品的重點在惜春之情 。“ 費盡鶯兒語 ”, 滿懷留戀之情 ;“ 曉來思繞天涯 ”, 上下求索 , 更見執(zhí)著 ;“ 不肯 ”“ 自在 ”, 則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性格 。 作為王安石的弟弟 , 安國不肯依憑其兄長的權(quán)勢因緣際會 , 甚至最終被罷歸田里 , 其品格可想而知 。
余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 ? 乃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
水殿: 指摩訶池上的宮殿 。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河漢: 指銀河 。
試問夜如何 ?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
金波: 指月光 。
玉繩: 北斗七星中的兩星名 。 這里指北斗星 。
但屈指西風(fēng)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西風(fēng): 秋風(fēng) 。
不道: 不覺 。
流年: 流水年華 。
〔 大意 〕冰肌玉骨,清涼無汗。
水殿上,微風(fēng)吹來,暗香彌漫。
繡簾撩起的空隙里,月光悄悄地窺視著伊人,伊人未睡著,斜倚衾枕,釵橫鬢亂。起來攜手同游,庭戶間寂靜無聲,不時有疏落的流星劃過銀河。試問是夜里什么時候,夜已三更,月色開始暗淡,北斗也已經(jīng)低轉(zhuǎn)。屈指一算,秋風(fēng)過不了多久就會降臨,不知不覺中,似水的流年已經(jīng)暗中偷換。
〔 點評 〕 這首詞上片寫暑天美人納涼的情景 , 下片由月夜納涼星移斗換的景象聯(lián)想到時光的推移 、 季節(jié)的更換 , 進(jìn)而聯(lián)想到年華的流逝 , 從而引出作者的人生感慨 。《 墨莊漫錄 》 引孟昶原詞 :“ 冰肌玉骨清無汗 , 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 。 簾間明月獨窺人 , 欹枕釵橫云鬢亂 。 三更庭戶悄無聲 , 時見疏星渡河漢 。 屈指西風(fēng)幾時來 , 只恐流年暗中換 。” 蘇軾詞乃隱括孟昶原詞而成 。 全詞情思清婉 , 格調(diào)高曠 , 張炎稱之 “ 清空中有意趣 , 無筆力者未易到 ”。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柳綿: 柳絮 。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多情: 指行人 。
無情: 指佳人 。
〔 大意 〕紅色的花瓣落掉,小小的青杏長出來。燕子飛來飛去,碧綠的春水把人家環(huán)繞。枝頭的柳絮隨風(fēng)飄飛,漸漸變少,天涯處處長滿芳草。墻內(nèi)的秋千,墻外的大路。墻外行人聽得見墻內(nèi)佳人的歡聲笑語。歡笑聲漸漸停歇,多情的人徒自增添煩惱。
〔 點評 〕 這首詞通過描繪晚春景色 , 表現(xiàn)對春光消逝的感嘆和感情不為人理解的煩惱 。 詞的上片傷春 ,“ 花褪殘紅 ”“ 枝上柳綿吹又少 ” 隱含對春光漸逝的惋惜 , 但作者仍表現(xiàn)出曠達(dá)的情懷 ,“ 綠水人家繞 ”“ 天涯何處無芳草 ” 刻畫出春天的生機盎然 。 詞的下片傷情 , 墻內(nèi)佳人無意中的歡笑 , 徒增墻外行人多情的煩惱 。 這雖是個人情懷 , 但頗具人生的哲理 , 表現(xiàn)了作者對愛情對人生的看法 。 全詞寓情于景 , 蘊藉含蓄 , 感人至深 。
小雨纖纖風(fēng)細(xì)細(xì),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
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 ? 金龜解盡留無計。
金龜: 古人佩帶的一種飾物 。 賀知章曾以金龜換酒款待李白 。
寄語東城沽酒市。
沽酒市: 酒店 。
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 大意 〕風(fēng)雨細(xì)細(xì),上萬的人家掩映在楊柳枝條下、霧靄煙云里。落花沾濕了,沉甸甸地貼在樹上不忍離去。傷春惜春,愁怨無比。將這滿懷愁緒連同著春光,交付給東流的江水。春光還能有多少 ? 金龜換酒,也留不住春天。請告訴東城酒店的客人:縱情一醉,今日的歡樂便會成為他年傷心的眼淚。
〔 點評 〕 這是一首惜春之作 。 詞的上片寫景 ,“ 戀樹濕花飛不起 ”, 想象奇特 , 語言工致 , 富有詩情畫意 ; 下片抒情 ,“ 而今樂事他年淚 ” 與姜夔詞中 “ 少年情事老來悲 ” 有異曲同工之妙 , 語言悲涼而含有哲理 , 令人深思 。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fēng)暗換年華。
梅英: 梅花 。
冰澌: 河水解凍時流動的冰塊 。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xì)履平沙。
金谷: 西晉石崇在洛陽金谷筑有豪華別墅 , 號金谷園 。
銅駝: 洛陽舊有銅駝街 , 街上有漢代所鑄的兩只銅駝 。
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 桃樹下的小路 。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西園: 駙馬都尉王詵的庭園 。
飛蓋: 急駛的車輛 。
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 選
蘭苑: 花園的美稱 , 這里指西園 。
是事: 事事 。
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 大意 〕枝頭的梅花已慢慢稀少,河里的冰塊也悄悄消融,冬去春來,時光流逝。記得當(dāng)年京城的豪華宴游,新春新晴,踏著小路上細(xì)細(xì)的平沙。在柳絮飄飛、蜂飛蝶舞、春心蕩漾的時刻,無意中跟隨著別人的香車。桃李成蔭的小路通往各地,好像要把春色帶到各家各戶。夜飲西園,擊鼓鳴笳。明亮的彩燈映暗了月色,飛馳的車篷掛落了春花。當(dāng)年的園林還是那樣繁華,歸來的游子卻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重游故地,事事可感嘆。暮色籠罩,酒旗傾斜。倚樓遠(yuǎn)望時,不時看見歸巢的烏鴉。無奈那盼歸之心悄悄地隨著流水,直到海角天涯。
〔 點評 〕 元年間 , 作者曾經(jīng)和蘇軾等人聚會于駙馬都尉王詵的西園 , 名士雅集 , 當(dāng)時為人稱羨 。 著名畫家李伯時曾繪有 《 西園雅集圖 》, 可見一時之盛 。 紹圣元年 , 黨禍將起 , 作者故地重游 , 不勝感慨 。 這首詞由眼前春景到追憶昔游 , 再寫故地重游之感 , 言外有無限凄愴之意 。 周濟 《 宋四家詞選 》 說 :“ 兩兩相形 , 以整見勁 , 以兩 ‘ 到 ’ 字作眼 , 點出 ‘ 換 ’ 字精神 。”
落花已作風(fēng)前舞,又送黃昏雨。
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薻( juàn ): 掛 。
殷勤花下同 手,更盡杯中酒。
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酒闌: 宴席將散 。
〔 大意 〕落花已經(jīng)隨風(fēng)飄舞,黃昏時又下了一場春雨。早上起來,庭院里到處是殘落的花瓣,只有柳絲還高高掛在枝頭。情投意合的朋友花下同行,殘花下再干一杯美酒。美人們用不著緊鎖雙眉,我和你們一樣多情,怎奈已到了酒闌人散的時候。
〔 點評 〕 這首詞傷悼暮春 。 春天是萬物復(fù)蘇 、 生機蓬勃的季節(jié) , 人們往往將其視為青春的象征 。 而暮春三月 , 一番風(fēng)雨 , 一番狼藉 , 又很容易使人感傷于春光的短暫 , 進(jìn)而聯(lián)想到青春的流逝 。 古人多有傷春之作 , 其原因即在于此 。 這首詞上片寫景 , 下片記事 , 情景相生 , 委婉曲折 。 明人沈際飛最欣賞末二句 :“ 下場頭話偏自生情生姿 , 顛播妙耳 。”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斗( dǒu ): 這里指北斗七星 。
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
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
〔 大意 〕新月娟娟,夜色清寒,江面靜靜無波,遠(yuǎn)山遙接北斗。徹夜難眠,搔首踟躕,梅影清瘦。清秋雖好,卻沒有人陪我暢飲美酒。烏鴉亂啼,遠(yuǎn)方的人兒你可知道,我回鄉(xiāng)歸隱的情懷濃于杯中美酒。
〔 點評 〕 這是一首深秋即景之作 。 詞中通過景物的描繪 , 委婉地傳達(dá)出作者官場失意的苦悶心情 。 情在景中 , 不即不離 , 頗為傳神 。 據(jù)前人考證 , 汪藻曾屢受彈劾 , 詞中 “ 亂鴉 ” 云云 , 即有感而發(fā) 。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fēng)沙暗南浦 ?
南浦: 借指宋朝的錦繡河山 。
依依甚意緒 ? 漫憶海門飛絮。
漫憶: 空憶 。
海門飛絮: 臨安淪陷后 , 南宋的宗室 、 官員 、 軍隊多從海上逃亡 , 向南方撤退 。
亂鴉過,斗轉(zhuǎn)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亂鴉: 指元軍 。斗( dǒu ): 北斗 。
來時: 以前 。試燈: 張掛彩燈 。
春去,誰最苦 ?
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
箭雁: 中箭受傷的大雁 。 比喻遭到亡國打擊的南宋君臣 。
梁燕: 指流散失所的南宋士大夫 。
長門: 長門宮 , 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 , 居長門宮 。 這里指代南宋故宮 。
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
玉樹凋土: 暗指南宋故宮的荒涼破敗景象 。 玉樹 , 據(jù)記載 , 漢代的甘泉宮中有玉樹 。
淚盤如露: 魏明帝命人遷移捧承露盤的金銅仙人時 , 傳說仙人淚下 。 暗指國家滅亡 。
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 咸陽 ” 句 : 李賀 《 金銅仙人辭漢歌 》 中有 “ 衰蘭送客咸陽道 ” 句 , 這里用來比喻南宋君臣對故國的依戀 。
春去,尚來否 ? 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
江令恨別: 指江淹作有 《 別賦 》。
庾信愁賦: 指庾信寫有 《 愁賦 》。
蘇堤盡日風(fēng)和雨。
蘇堤: 西湖外湖和里湖的界堤 , 為蘇軾知杭州時修建 。
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
花記前度: 用劉禹錫 《 再游玄都觀 》“ 前度劉郎今又來 ” 詩意 。
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孺子: 小孩子 。
〔 大意 〕春天離去了,連一點痕跡也不肯留下。
遠(yuǎn)處天邊刮來風(fēng)沙,頭上飛過亂鴉,天昏地暗,城市頓成荒丘。再也看不見春的美好和都市的繁華,空想起海上逃亡的凄惶與悲涼。春天離去了,誰的心中最悲苦 ? 是帶著箭傷從高空墜落的大雁,是找不到棲息之所的春燕,是在暮色中故宮前叫出了鮮血的杜鵑,是故宮中凋謝了的玉樹,是以淚水洗面的金銅仙人。在夕陽中,金銅仙人不斷地回頭顧盼自己的故土。春天離開了,它還能不能再回來 ? 江淹和庾信在北去之后寫下《別賦》《愁賦》,蘇堤整天刮著狂風(fēng)暴雨。故國早已是一片荒涼,面目全非。四處流落的人兒,只有對著自己的親人,在夜晚訴說著心中的悲哀和痛苦。
〔 點評 〕 丙子年 (1276) 二月 , 元軍占領(lǐng)南宋都城臨安 , 并把投降的南宋君臣押送到北方去 。 這首詞作于這一年的暮春 。 詞為送春 , 實是哀悼南宋的滅亡 , 借暮春凄慘凋敝之景抒發(fā)亡國的哀痛 。 詞情悲愴凄楚 , 讓人不禁為之淚下 。 陳廷焯 《 白雨齋詞話 》 說 :“ 題是 ‘ 送春 ’, 詞是悲宋 , 曲折說來 , 有多少眼淚 。”
上一篇:似花還似非花 — 詠物寄興詩詞
下一篇: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 — 節(jié)令風(fēng)俗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