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時讀尚書,觀王十朋先生註釋釋五瑞昭德之致於異姓之邦諸篇,而知先生之學邃於經;及讀丹墀獨對諸書,觀先生之論五帝名號位次等事,而知先生之學長於策;又閱氏族大全姓氏,先生自警之詩曰:“室明室暗兩奚疑,方寸雖存不可欺。莫問天高鬼神惡,直須先要自家知。”而知先生之學嚴於治己。時欲求先生之文全集一觀,用發志意,市無鬻者,常以為憾。
宣德庚戌歲,余由憲臺出守溫郡。溫郡乃先生所居之鄉也,余於先生玄孫孟明處,求得先生文集共十帙,而缺註釋經傅之言。意其言之附諸經傳者,書坊板行,而先生不錄於家故也。然余之所得,又多破損脫落,而有不可讀者。於是給紙筆,付與永嘉儒士王宜嘉補其缺畧,更加圈點,而欲重為刊刻。越數月,值今上皇帝嗣登寶位,召余入為秋官侍郎,於先生文集未及刊行,而心常怏怏。
幸吾從姪何(氵橫)子方選除溫州府學教授,將行,余以茲事屬之,子方曰:“敢不如命。”溫州又得監察御史浚儀劉公自牧而為郡守,暨諸同僚皆好文字,各出月俸以資工費,刊刻完成。吾少保黃先生既為首序,子方又請余而為后序。夫日月之光華,星辰之炫耀,天之文也;川岳之流峙,草木之秀毓,地之文也;吟詠為詩歌,發言為經傳,人之文也。先生之文,光耀之若日星,雄健之如川岳,發揮仁義道德而無餘蘊,真當時之杰然者也,其可傅示天下后世的矣。太守劉公發身賢科,持己廉潔,為郡數年,教化大行,政治修舉,而無事之可為矣,乃專用力於斯文,其出於尋常者萬萬矣。又得郡庠分教廣信張君受、永嘉徐君參、婁君昕、福建柳君廣而協心考校,皆可敬也。
正統庚申臘月朔后五日,賜進士、行在刑部右侍郎、前溫州府守、廣昌何文淵序。
上一篇:宋梅溪先生王忠文公文集序(〔明〕黃淮)
下一篇:李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