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餅焦
云穰穰,麥穗黃,婆餅欲焦新麥香。
今年麥熟不敢嘗。
斗量車載傾囷倉,化作三軍馬上糧。
提壺盧
提壺盧,樹頭勸酒聲相呼。
勸人沽酒無處沽。
太歲何年當在酉,敲門問漿還得酒。
田中禾穗處處黃,甕頭新綠家家有。
思歸樂
山花冥冥山欲雨,杜鵑聲酸客無語。
客欲去山邊,賊營夜鳴鼓。
誰言杜宇歸去樂?歸來處處無城郭!
春日暖,春云薄,飛來日落還未落,春山相呼亦不惡。
布 谷
田中水涓涓,布谷催種田。
賊今在邑農在山。
但愿今年賊去早,春田處處無荒草。
農夫呼婦出山來,深種春秧答飛鳥。
---周紫芝
所謂“禽言”詩,是指依據鳥的叫聲給鳥兒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如“婆餅焦”、“提壺盧”、“思歸樂”、“布谷”都是),再從這個名字上引申生發來抒寫情感的詩。唐人偶有所作,宋人作者頗多(如梅圣俞、蘇軾等),間涉游戲筆墨。而此詩作者生活在北宋后期,目睹國家內憂外患,農民無復生意。他就把現實性極強的內容,納入這種歌謠風味的詩體,深入淺出,推陳出新,遂高于前人同類之作。
第一首,“婆餅焦”是依聲取義的鳥名。這種鳥兒活躍在麥收季節。其時“丁壯在南岡”,而婦人在家烙餅,這鳥叫就像提醒人們“婆餅欲焦”。在古詩中,常將待割的熟麥比作“黃云”。故此首起二句即云:“云穰穰(豐盛貌),麥穗黃。”翻騰的麥浪,有如風起云涌,豐收的景象中流露出農人的喜悅。這是打麥的季節,是烙餅的季節。“新麥”比陳麥可口;烙得二面黃,“欲焦”未焦的新麥炊餅,更是清香撲鼻。“婆餅欲焦新麥香”直寫出難寫的氣息,幾使讀者垂涎。同時,它兼有欲奪故予的藝術功用。正是在這樣美滋滋的詩句之后,“今年新麥不敢嘗”一句才特別令人失望。為什么不敢嘗?“斗量車載傾囷倉,化作三軍馬上糧。”蓋宋時軍費開銷極大,負擔轉嫁于平民。所以盡管是“斗量車載”的豐年,農人仍不免饑寒。在口中糧化作軍糧的同時,豐收的喜悅也就化為烏有。“不敢嘗”、“化作”(軍糧),用字輕便,而其包含的控訴力量是極沉重的。
第二首“提壺盧”,“壺盧”通常作“葫蘆”,可為盛酒器具,所以“提壺盧”的叫聲有若“勸酒”。然而鳥叫實出于無心,所以也就不必合于實際:“勸人沽酒無處沽。”在那種“奪我口中粟”、剝削甚重的世道,酒,在民間簡直成為奢侈之物。麥且不敢嘗,何論杯中酒!所以鳥兒的叫聲,實令人啼笑皆非。前三句妙在幽默。話到這里,似更無可申說。殊不知詩人筆鋒輕掉,來一個畫餅充饑:“太歲何年當在酉,敲門問漿還得酒。”二句出自古謠諺“太歲在酉,乞漿得酒;太歲在巳,販妻鬻子。”雖化用其前半,意謂盼望世道清平,年成豐收,酒賤如水;亦兼關后半,暗示而今是個“販妻鬻子”的艱難世道。最后兩句更將這種畫餅充饑式的愿望寫得形象、真切:“田中禾穗處處黃,甕頭新綠(指新釀酒)家家有。”唯其如此,更襯托出夢想者企盼的迫切,和現實處境的艱窘。
第三首,“思歸樂”乃杜鵑別名,以其聲若“不如歸去”。此詩以興法起:“山花冥冥山欲雨”,造就一種陰沉沉的氣氛,襯托出客子沉甸甸的心情。同時,將“思歸樂”的鳴聲放在這山雨欲來、山花慘淡的環境中寫,更見酸楚。“客無語”,是聞鵑啼而黯然神傷之故,“無語”適見有恨。既然“思歸”,這流落他縣的游子為何不歸去?原來“客欲去山邊(即山外,指家之所在),賊營夜鳴鼓。”這橫行不法者,不是一般的盜匪,而是一伙明火執仗、鳴鼓扎營的“賊”(不必指實)。可見時世是怎樣的不太平了。杜鵑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因思念故國,故啼曰“不如歸去”。下二句即就鵑聲著想,加以反詰:“誰言杜宇歸去樂?歸來處處無城郭。”“處處無城郭”,指城市普遍遭到劫掠之苦,語近夸張。末四句進而勸鳥說,山中可戀,何必歸去!一連用三個“春”字,“春日暖,春云薄”將“春山”寫得那么迷人,以反襯城市居之不易。“亦不惡”三字,實是退后一步的說法,頗見其無可奈何。此詩后半只寫鳥,而歸趣卻在于“客”,可說是運用了賓主映襯手法。
第四首,“布谷”之鳴,在春耕播種之時。“田中水涓涓”,正好插秧;而布谷鳥又聲聲催促。然而沒有下文,看來此田難種。這不是農夫失職,而是因為“賊今在邑農在山”。世道正常應是農在田而“賊”在山的,而現在一切都顛倒了。“賊今在邑(城市)”,似乎連官家一齊罵了。前首寫城市無法安居;這里寫農村也無法耕作,必然草盛而苗稀。以下就寫農夫的禱愿:“但愿今年賊去早,春田處處無荒草。”“但愿”“去早”,這真是個低標準的要求。所求之微,正反映出處境的可悲。“但愿今年賊去早”,可見流寇橫行,遠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末二句說果如其然,則一定把婦女也動員起來,深種春秧,以報答布谷鳥的殷勤之意。似乎對鳥頗為內疚,語尤憨厚,這正是封建社會大多數善良農夫的寫照。
這四首詩雖統一在“禽言”的題目下,但內容上各有側重,藝術手法上也富于變化。它們以七言為主,雜用三、五言句,形式也不盡相同,筆致生動活潑。最基本的共同之點,是將嚴肅的內容,寓于輕松詼諧的形式,似諧實莊,是含淚的笑。雖然不著一字議論,不著意刻畫,卻能于清新爽利之中自見深意。
上一篇:孫 覿《吳門道中二首》古詩鑒賞
下一篇:陸 游《晚泊》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