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釋
[定義] 在概括地表達事物的性狀或人的動作行為、心理感受后,用頂真的方式,進行補充描述或進一步解釋、說明的一種修辭方式。見張國瑞《頂釋——一種富于理趣的修辭藝術》一文(《讀寫月報》1987年11月刊)。
[例釋] 根據接續、套合的語言單位的性質,頂釋分為:(參見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鑒》,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
(1)動態性頂釋:接續、套合部分的語言單位是動詞性詞語。
例1:只要有機會,她就主動跑到舞臺上去唱,唱得如醉如癡,忘乎所以。
例2:這種菜可以生著吃。生著吃,先用清水洗凈,然后切成片,放在盤子里,如果喜歡,可以放少許糖。
例1中,起接續、套合作用的是動詞“唱”,“如醉如癡,忘乎所以”作補語,對“唱”的補充。例2中,起接續、套合作用的是動詞短語“生著吃”,而“生著吃,先用清水洗凈,然后切成片,放在盤子里,如果喜歡,可以放少許糖”起補釋作用,是一個復句的分句。
(2)狀態性頂釋:接續、套合部分的語言單位是形容詞性詞語。
例3:這里的景色是那么美,美得讓人心痛。這里的人真好,好到讓人感動。
例4:不帶書,不帶筆,也不帶錢,一身輕松又一身虛浮,如離枝的葉,離朵的瓣,在狂風中漫天轉悠,極端灑脫又極端低賤,低賤到誰也認不出誰,低賤到在一平方米中擁塞著多少個都無法估算。(余秋雨《千年庭院》)
例3中,起接續、套合作用的是形容詞“美”、“好”,短語“讓人心痛”、“讓人感動”作補語,分別對“(景)美”、“(人)好”的程度進行更具體的描述。例4中,最后兩個分句都用形容詞“低賤”作開頭,接續“極端灑脫又極端低賤”,對低賤的程度從兩個方面作了具體的描述,可稱為“雙承式頂釋”。若從頂真的角度來說,例4是雙承式頂真。
根據頂真部分是否用做補語,頂釋也可分為:
(1)補語型頂釋。在“得”、“到”等后。如例1、例3。
(2)非補語型頂釋。后面部分是復句中的分句或者句群。如例2、例4。
補釋部分可以是一項(“單釋”),如例2;也可以有多項(“多釋”),如例4。
[辨析] 頂釋與頂真。都有前后兩部分上接下續、前后套合的形式,區別是:
(1)語義關系上:頂釋的前后兩部分是概括表達和具體描述或補釋的關系;頂真只表示事理之間的連鎖關系。
(2)形式結構上:頂釋起接續、套合作用的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作謂語或分句,補釋部分通常作補語或者復句中的分句;而頂真可以連續套合甚至全篇頂真,起接續、套合作用的可以是名詞及其他詞語、句子。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疊映」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