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元好問《論詩(選一)》表達什么?《論詩(選一)》原文及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8-10 09:56:53

元好問

元好問 (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山人,世稱元遺山。金代杰出詩人,金亡不仕。

 

◆ 論詩 ◆
(選一)

元好問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賞析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的詩句看似樸實無華,卻風味醇厚,歷久彌新,因而元好問稱其“一語天然萬古新”。這并非新論,卻準確精練。支撐這天然渾成、不事雕琢文風的是陶淵明真誠淳樸的心。他的《桃花源記》表現的正是一個毫無機心、樸拙恬然的世界,“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漁父陶然“忘”機,才得入桃林,后來機心四起,便無緣再見桃源。可見詩人對“真淳”的看重。這真淳使簡素的文風自有豐厚飽滿的意蘊,故蘇軾稱之“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如同一個不飾雍容而自然純樸的姑娘,豪華落盡,反而更顯其內美。這與元好問的文學主張“以誠為本”相似——“由心而誠,由誠而言,由言而詩”,“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

“豪華落盡見真淳”的淵明是性情中人,“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如此愜意,讓人忘記一切煩惱,晉宋之際的紛爭統統拋諸腦后。然而究竟是愜意讓人心空,還是心空讓人愜意呢?也許是放下了濟世的抱負,歸隱田園,以獨立的姿態遠離茍且、諂媚與貪婪,方能盡享清風明月吧。而這并不代表陶淵明不問世事,對時代缺乏熱誠與關切。“未害淵明是晉人”一句道出羲皇上人背后的忠貞氣節,龔自珍說“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朱熹也以為陶淵明是“欲有為而不能者也”。

這四句詩勾勒了一個立體的陶淵明:天然、真淳、自在而忠正。二十八歲的元好問創作了三十首類似的絕句,縱論漢魏至趙宋的詩人、作品與流派。以詩評詩,寫自己心中的文學史,而這評論本身也成為了后代文學史中一串閃耀的明珠。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元好問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