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夜啼·山行約范廓之不至①
【題解】
這首詞是辛棄疾寫自己醉倒在江邊醒來之后,獨自在山里行走的情形。詞中描寫了自己醉倒后正是月光明亮的時候,自己卻醉眼朦朧,暈頭轉向,一切事物都處于模糊的醉態之中,只記得被兒童嘲笑。后來兜兜轉轉之中,清醒之后,還是覺得風光尚好,只是缺少了一位知己詩翁。此詞反映了作者獨行山中的寂寞心情以及盼望范廓之快快到來的愿望。
【原文】
江頭醉倒山公②。月明中。記得昨宵歸路、笑兒童。
溪欲轉,山已斷,兩三松。一段可憐風月、欠詩翁③。
【注釋】
①范廓之:一作范先之,即范開。辛棄疾的學生。為辛棄疾收集編輯第一部集子,即《稼軒詞甲集》。②山公:山簡,字季倫,晉人。山簡嗜酒,飲輒醉,醉后常倒戴頭巾騎在馬上,醉態可掬,后遂以“山簡醉酒”等形容醉酒以及醉后瀟灑姿態。③可憐:令人喜歡,討人喜歡。詩翁:對范廓之的尊稱。
【譯文】
我像當年山簡公一樣醉倒在江岸邊上,衣冠不整,卻也醉態可掬。當時正是月光明亮的時候。只記得在昨天晚上歸來的路上,路邊有嘻嘻哈哈笑話我的兒童。
溪水要不停地流轉。可是山路卻不知怎么已經在前面斷掉了,只看見有兩三棵松樹挺立在眼前。仔細觀看,這一帶的風光月色實在是惹人喜愛,不過很可惜,在此欣賞這美景的時候,卻少了你這位才華出眾的詩翁。
上一篇:辛棄疾《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喜遷鶯·暑風涼月》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