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梅①
【題解】
此詞約作于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此時罷職閑居瓢泉的辛棄疾與寓居上饒的友人趙不迂常相唱和,作品多達二十余首,這是其中之一。這是一首新巧別致的惜春之作。詞的上片回憶“昨日”春光爛漫;下片抒寫“而今”春光難留。題材雖然傳統但不落窠臼,同時構思新穎別致,運用擬人、比興的手法,通過“昨日”與“而今”的對比,抒發惜春之情。全詞婉約細膩,即景寓情,雖有一些小傷感,但別具一格。
【原文】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②。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③。向園林④,鋪作地衣紅縐⑤。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⑥。記前時、送春歸后⑦。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⑧。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⑨。
【注釋】
①粉蝶兒:詞牌名,雙調七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晉臣:即趙不迂,字晉臣,官至敷文閣學士,是作者友人。②不教花瘦:將花繡得肥大,這里形容春光豐腴。③雨僝(chán)風僽(zhòu):此指風雨交相摧折,形容風雨作惡。④向:往,去。⑤地衣紅縐(zhòu):帶皺紋的紅地毯。縐:絲織物的一種。⑥輕薄蕩子:輕薄浪蕩子,指不重感情的輕薄男子。⑦前時:以前,這里指過去每年送春的時節。⑧春波:碧波蕩漾的春水。醇酎(zhòu):濃郁的美酒。⑨清愁:凄涼的愁悶情緒。相候:指等待春天歸來。
【譯文】
昨日的春光還是那樣明媚爛漫,就如同十三歲的天真女孩兒學刺繡。繡出的一枝枝花朵都是那樣豐滿肥碩,似乎不舍得讓花兒太過清瘦。轉眼間老天變得極其無情,竟然忍心讓狂風驟雨將花兒折磨摧殘,落紅無數,把園林鋪成了皺紋層層的紅色地毯了。
而今日的春光卻似輕薄的浪蕩子,歡愉之后無情地轉身離去,實在是難以久留。記得以前的此時也曾送春歸去,自己的愁情足夠把碧波蕩漾的一江春水都釀作一江醇厚濃郁的美酒,料想今年送別春光之后,凄涼的清愁便會如約而至,它們一定已在楊柳岸邊靜靜等候。
上一篇:辛棄疾《滿江紅·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