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岐州源長史歸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論。
秋風正蕭索,客散孟嘗門。
故驛通槐里,長亭下槿原 ① 。
征西舊旌節,從此向河源。
【校】
①槿,一作“柏”。
【注】
【原注】 源與余同在崔常侍幕中,時常侍已沒。
岐州: 《唐書·地理志》:關內道鳳翔府扶風郡本岐州。
長史: 《唐六典》:“上州有長史一人,從五品上。中州有長史一人,正六品上。”
孟嘗: 《史記》:“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
槐里: 《水經》:“渭水又東徑槐里縣故城南。”酈道元注:“縣,古犬丘邑也。周郝王 都之,秦以為廢丘,亦曰舒丘。漢三年改曰槐里,王莽更名槐治,世謂之大槐里。晉太康中,始平郡治也。其城遞帶防陸,舊渠尚存,即《漢書》所謂‘槐里環堤’者也。”《史記正義》:“《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廢丘,在雍州始平縣南十里。”《長安志》:“槐里驛在興平縣郭下,東至咸陽驛四十五里,西至武功驛六十五里。”
長亭: 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
槿原: 槿原,秦中地名,未詳所在。宋之問詩:“人悲槐里月,馬踏槿原霜。”
旌節: 《唐書·百官志》;“節度使辭日,賜雙旌雙節。”
河源: 江淹詩:“當學衛霍將,建功在河源。”李善注:“河源,匈奴之境。《山海經》曰:‘昆侖之東北隅,實維河源也。’”劉良注:“河源即西域。”《唐書·地理志》:隴右道鄯州西平郡有河源軍。
上一篇:王維《送封太守》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送崔三往密州覲省》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