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并序
【原文】
停云[1],思親友也。罇湛新醪[2],園列初榮。愿言不從[3],嘆息彌襟[4]。
靄靄停云,濛濛時雨[5]。八表[6]同昏,平路伊阻[7]。靜寄東軒[8],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9]。
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10]從。
東園之樹,枝條載[11]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12]。安得促席,說彼平生[13]?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14],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寔[15]多。愿言不獲,抱恨[16]如何!
【注釋】
[1]停:凝聚不散。
[2]罇(zūn):指酒杯。湛(chén):沒(mò),有盈滿之意。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即濁酒。這一句是說酒罇之中斟滿新釀之醪。
[3]愿言不從:思念朋友但不能相見。
[4]襟:胸懷。
[5]靄靄:密。濛(méng)濛:微雨綿綿的樣子。
[6]八表:八方以外極遠的地方。
[7]伊:語氣助詞,無實義。
[8]寄:寄身。軒:窗子。
[9]搔首:搔頭,形容等待良朋的焦急情狀。延佇:久立等待。
[10]靡:無。
[11]載:開始。
[12]日月于征:出自《詩經·唐風·蟋蟀》:“今我不樂,日月其邁”。于:語氣助詞。征:猶“邁”行,這里指時光流逝。
[13]說:陳說。彼:語氣助詞。平生:這里指年少時光。
[14]斂翮(hé)閑止:斂翅在樹上棲息。翮:鳥的翅膀。斂翩:收斂翅膀。閑止:閑靜。止:語助詞。
[15]寔(shí):通“實”。
[16]恨:遺憾。
【譯文】
《停云》,因思親友所作。酒杯斟滿新釀的酒,庭院擺放著新開的花。思念朋友卻不得相見,悵望嘆息憂愁滿懷。
密密的陰云,伴隨迷蒙的煙雨。天地一起昏沉下來,平坦的道路已阻斷。靜居東窗,只有春酒相伴。與好友天各一方,使我焦急難安。
陰云密密,煙雨迷蒙。天地一起黯淡下來,平坦的陸地成了江河。在東窗下,飲著家中的新酒。思念遠方的友人,但舟車不通難于相見。
東園的樹木開始枝繁葉茂。競相用美好的景色來安慰我。人們常常說日月輪轉。何時能再次見到友人,共話年少時光?
鳥兒輕快地飛翔,棲息在我的庭院的樹梢。斂翅在樹上棲息,鳴聲婉轉互相唱和。世上難道沒有別人可以相伴?和你的情誼實在難以放下。思君而不見君,無奈而抱憾!
【賞析】
如無特殊說明,本卷四言詩均八句一章或一段。
此詩約寫于公元404年春,作者四十歲時。停云,指停滯不前的云。停云與“瀟湘”“南浦”一樣,成為后世文人思念親友的意象之一。
全詩敘事抒情,有著安寧美好的意境,一二兩段主要用重章疊唱的手法,三四兩段主要用比興的手法,寄托了作者思念遠方友人的悠遠之情。
本詩共分為四章。“靄靄停云,濛濛時雨”為全詩營造了一種煙雨凄迷的意境。“八表同昏”把讀者的視野遽然拉得很廣很大,營造了某種安靜的氛圍。“平路伊阻”以景寫心,表面的煙雨凄迷對應內心的風雨如晦,呈現了失落與惆悵,既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又表達了對時局的擔憂。“良朋悠邈,搔首延佇”,用動作表達心情。
第二章前四句幾乎和第一段一樣,通過重章疊唱的手法,加重安靜凄迷甚至惆悵的氛圍;后四句的含義,也與第一段相近。賦主要作用是強調,這進一步的刻畫與抒寫,更加凸顯并深化了寧靜的氛圍和惆悵的心境。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樹木的茂盛和故人的凋零形成對比。因為“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不是簡單的起興,而是引出了作者對時間的飛逝的感慨,想象著何時與友人“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的場景。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引自曹丕《短歌行》:“翩翩飛鳥,挾子巢棲。”以鳥喻人,運用起興,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而“斂翮閑止,好聲相和”,以動襯靜,深化了這種安靜的美好,而鳥兒的和鳴仿佛是友人間的暢談,更加引起作者對友人的思念。
結尾的直接抒情留給讀者莫名的惆悵。作者情緒昂揚地寫道“豈無他人?念子寔多”,現實卻是“愿言不獲,抱恨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形成了對比和張力,留給讀者的想象更為豐富與廣闊。
上一篇: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陶淵明《勸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