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大江東去)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1]。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2]。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3]!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4]。
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5]。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6]。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lèi)[7]江月。
【注釋】
[1]“大江”三句:總領全詞,江山如畫,英雄可敬,而“淘盡”二字與篇末功業無成的感慨也相呼應。大江:長江。淘:淘汰,沖掉。風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
[2]“故壘”三句:點赤壁。故壘:舊時營壘。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吳中呼為周郎。建安十三年(208)率吳軍大敗曹操于赤壁。
[3]“江山”二句:前句接上,后句啟下,轉入懷古。
[4]“遙想”三句:小喬:周瑜的妻子。雄姿英發:姿態威武,才氣橫溢。
[5]“羽扇綸(guān)巾”三句:羽毛扇和系青絲帶的頭巾,本為諸葛亮的裝束,后多用來形容儒將裝束。這里是寫周瑜的風度。下闋以“遙想”二字領起,接連六句都是抒發對周瑜少年得志的仰慕。“小喬初嫁”,寫他婚姻如意;“雄姿英發”,寫他威武英俊;“羽扇綸巾”,寫他風流瀟灑;“談笑間”,寫他臨戰從容;“強虜灰飛煙滅”,寫他戰功卓著。
[6]“故國”三句:“故國神游”是“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指古戰場赤壁。“多情應笑我”是“應笑我多情”的倒文。“華發”即花發,頭發花白。
[7]酹(lèi):灑酒祭奠,這里有邀月共飲的意思。
【譯文】
赤壁懷古長江滾滾東流,像大浪淘沙,沖掉了千古英雄遺跡。人們說舊營壘的西邊,正是三國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零亂的巖石高聳入云,洶涌的怒濤拍打著岸壁,卷起無數浪花,像千萬堆白雪。美麗如畫的祖國河山呵,一時聚集了多少英雄豪杰!回想那時的周瑜,小喬剛剛嫁給他,英姿颯爽,才氣橫溢。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已灰飛煙滅。當年的古戰場令人神往,可笑我對周瑜充滿仰慕,自己卻一事無成而發已花白。人世間真如夢幻,不如舉杯邀請江中的明月。
【解析】
元豐五年(1082)貶官黃州時作。赤壁,這里指黃岡赤壁。赤壁之戰的赤壁,歷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湖北蒲圻縣長江南岸。蘇軾在《赤壁洞穴》中寫道:“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可見蘇軾并未肯定黃岡赤壁為赤壁之戰的赤壁,詞中的“人道是”三字也含有懷疑的意思。但他仍然把它作赤壁之戰的赤壁描寫,只不過是借此抒懷而已。正如清人朱日溶所說:“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詞的上闋主要寫赤壁雄奇壯麗的景色,空間時間背景都極為廣闊,為下闋懷古做好了準備。下闋從懷古歸結到傷今,緬懷偉大的歷史人物,抒發自己理想同現實的矛盾。全詞慷慨激昂,蒼涼悲壯,氣勢磅礴,一瀉千里,最能代表蘇詞的豪放風格,被譽為千古絕唱。
上一篇:蘇軾《念奴嬌(憑高眺遠)》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木蘭花令(霜余已失長淮闊)》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