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 ①
蘇軾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犬,隨君去 ② 。若到松江呼小渡 ③ ,莫驚鴛鷺,四橋盡是 ④ ,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 ⑤ ,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定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 ⑥ ,曾濕西湖雨。
【注釋】
①伯固:蘇軾好友蘇堅字伯固。②黃犬:用陸機黃犬傳書典故。③松江:即吳淞江,太湖支流。④四橋:蘇州有四橋。⑤《輞川圖》:唐代詩人王維曾隱居陜西藍田輞川,在藍田清涼寺壁上畫《輞川圖》。⑥小蠻:唐白居易有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此以小蠻借指蘇軾愛妾朝云。
【譯文】
幾年來我做夢都想回吳中,如今讓黃狗代我傳書隨你去。當你走到松江渡口叫渡時,千萬莫驚動水中鴛鴦、白鷺。那蘇州的四橋全都是我當年經(jīng)行游覽去處。
在《輞川圖》上觀看春暮,我常記得高人王維的詩句,暗定歸期老天必然會準許。身上的春衣還是愛妾小蠻一針一線縫制,那上面還淋著西湖的雨。
【評點】
本篇為送友抒懷之作。友人蘇堅回吳地,激起作者懷舊之情,讓友人帶回黃犬傳信,又告語友人到松江橋畔不要驚動鴛鷺,表現(xiàn)了作者對吳中故地眷戀之深。進而表達作者迫切思歸之意,抒寫懷念親人渴望團聚的心愿,間接表現(xiàn)了對仕宦行役的厭倦。全詞婉曲清麗又放曠詼諧。結句為名句,況周頤《蕙風詞話》說:“‘曾濕西湖雨’,是情語,非艷語,與上三句相連屬,遂成奇艷、絕艷,令人愛不忍釋。”
上一篇:蘇軾《賀新郎》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