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①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
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②。
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
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
川平山開林麓斷,小橋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
使君何從得此本③?點綴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間何處有此境,徑欲往買二頃田④。
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⑤。
春風搖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楓翻鴉伴水宿,長松落雪驚醉眠⑥。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豈必皆神仙⑦?
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⑧。
還君此畫三嘆息,山中故人應有招我歸來篇⑨。
①此詩查慎行《補注東坡編年詩》云:“墨跡后有‘元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子瞻書’十三字。”蘇軾題下自注:“王晉卿畫。”王詵,字晉卿,并州太原人,徙居開封,選尚英宗女蜀國長公主,拜左衛將軍、駙馬都尉、利州防御史。后知登州,卒謚榮安。能詩善畫,又工詞。鄧椿《畫繼》二稱:“其所畫山水學李成,皴法以金碌為之,似古,今觀音寶陀山狀小景,亦墨作平遠,皆李成法也。故東坡謂晉卿得破墨三昧。”王定國:見《百步洪》注②。汪師韓評此詩曰:“竟是為畫作記;然摹寫之神妙,恐作記反不能如韻語之曲盡而有情也。”(《汪評》)
②“江上”四句:紀昀曰:“奇情幻景,筆足達之。”(《紀批》)
③使君:指王定國,當時疑知宿州或海州。
④“不知”二句:紀昀曰:“節奏之妙,純乎化境。”(《紀批》)二頃田,二百畝田,語本《史記·蘇秦列傳》:“使我有洛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⑤“君不見”二句:指元豐三年二月至七年四月貶居黃州。武昌,今湖北鄂城。樊口,在鄂城西北樊山腳下,為樊港入長江之口。皆近黃州。
⑥“春風”四句:寫四季景色。伴水宿,翁方綱《蘇詩補注》卷五:“此句自指人言也。”
⑦“桃花”二句:陶淵明《桃花源記》謂晉時有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居民皆秦時人后裔。王維《桃源行》則云:“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又進一步發展神仙之說:“仙翁遺竹杖,王母遺桃核。”唯韓愈《桃花圖》斥之曰:“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蘇軾此處亦表示懷疑,此外他還說過“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
⑧“雖有”句:陶淵明《桃花源記》謂太守遣人隨漁人尋桃花源,“遂迷不復得路”。王文誥按:“自‘使君’句起,至此為一扇,道觀圖之人也。后僅以二句作結。”⑨“山中”句:王文誥按:“此句結觀圖之人。”(《集成》)歸來篇,指陶淵明《歸去來辭》。
上一篇: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注解
下一篇:蘇軾《壽星院寒碧軒》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