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湖山信是東南美②,一望彌千里③。使君能得幾回來④?
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燈初上⑤,水調誰家唱⑥?
夜闌風靜欲歸時⑦,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釋
①有美堂:在杭州城內吳山上。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梅摯任杭州知州時,仁宗賜詩,內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故建此堂名“有美堂”。述古:陳襄,字述古,福建侯官人,時任杭州知州。東坡時任杭州通判,是陳述古的屬官。
②信:的確。
③彌:滿、遍。
④使君:漢代以后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此指陳述古。
⑤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與錢塘江相通,是宋代杭州最繁華的地區之一。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沙河(塘),宋時居民甚盛,碧瓦紅檐,歌管不絕。”
⑥水調:曲調名,屬商調曲,其聲怨切。
⑦夜闌:夜深。
賞析
這是一首覽景興懷、贈別友人的作品。一開頭便寫到了“一望彌千里”的美景。面對美景,又與友人暢飲、暢談,直至醉后猶流連不舍。下片寫天黑燈明,偏偏又聽到了《水調》這樣的凄婉之曲。而到了夜闌風靜只能歸去的時候,正有當空朗月在江面灑滿清輝,溫婉而靜謐,心懷不禁也平淡而開闊了。
這首詞在藝術表現上,采用抑揚交替,先說美景,再談別情,情至哀婉處,筆鋒一轉,見琉璃江月,又不禁豁然開朗。在謀篇布局上,淡入淡出,沒有任何斧鑿的痕跡,從一望千里的東南湖山,到碧如琉璃的一江明月,情景交融,深婉之情與灑脫之情交融,渾然天成,充滿詩情畫意。
上一篇:《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賞析、寫作背景、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下一篇:《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賞析,表達思想情感、藝術創作手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