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貢院閱進士試①
【原文】
紫殿焚香暖吹輕②,廣庭清曉席群英③。
無嘩戰士銜枚勇④,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里獻賢先德行⑤,朝廷列爵待公卿⑥。
自慚衰病心神耗⑦,賴有群公鑒識精⑧。
【注釋】
①禮部:官署名,為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封建、宴樂及學校貢舉的政令。貢院:科舉時代考試貢士之所。
②紫殿:指京都貢院。一作“紫案”。暖吹:暖風,指春風。
③席:此指列席而坐。群英:眾多賢能之士。此指參加進士考的才子。
④嘩:喧嘩。銜枚:古代軍旅、田役時,令他們口中橫銜狀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嘩。此處比喻人人肅靜。
⑤鄉里:指各地郡縣。獻賢:獻舉人才。先德行:以德行好壞為先決條件。
⑥列爵(jué):分頒爵位。《尚書·武成》:“列爵惟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處代指官職。公卿(qīng):此指執政大臣。
⑦衰病:衰弱抱病。耗:消耗,耗盡。
⑧賴:仰仗,依賴。群公:指同時主持考試的人。鑒識:能賞識人才、辨別是非。一作“鑒裁”。
【譯文】
貢院里香煙繚繞,春風和煦又暖又輕,寬闊的庭堂中,清晨破曉時分,就已經列席坐滿了各地前來參加應試的精英。
舉子們默然無聲地書寫答卷,如同銜枚疾走參加戰斗的士兵,書生落筆之時,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聲。
歷年來,郡縣里向京都舉薦賢才,首先重視的是品德操行,朝廷分頒爵位授予官職,要等待執政大臣選定。
我感到慚愧的是,最近身體衰病,仿佛心神已經耗盡,選拔卓然超群的精英賢才,全仰仗諸位大人來識別辨明。
【賞析】
宋初的考試制度,大致承襲唐代時期規定,由州府舉薦考生,統一入京應試,再由禮部主持考試。這首詩寫出歐陽修主持禮部考試時,以一名考官的身份見證考場中群英會聚,考場寂靜、肅穆而充滿勃勃生機的場面,通過他的見聞與感受,抒發了為朝廷即將增添賢能才華之士而感到無比喜悅的心情。
詩中首聯著力渲染了禮部應試的考場,群英薈萃,環境肅穆幽雅,香氣襲人的場面,從而營造了一派祥瑞肅穆的氣氛。頷聯重點描繪了考生現場答題場景,考生們紀律嚴明,沒有一點喧鬧嘈雜之聲,試題下發后,奮筆疾書,一片沙沙作響,好似春蠶爭吃桑葉之聲,可謂美感十足。頸聯表明考試意義。詩人面對此景不禁感慨萬分,應試之舉可推薦天下英才,國家棟梁就能源源不斷。尾聯自謙衰病,耐心囑托同僚,作為選拔人才的考官,應當具有慧眼認真鑒別,不遺漏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才,才是國家的希望。
全詩語言流暢,意蘊敦厚,巧用喻體,形象生動,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詩人要為國家選拔真正賢才的責任感,以及不辱使命的精神境界。
上一篇:歐陽修《畫舫齋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祭石曼卿文》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