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蘇州酬別樂天
劉禹錫
吳郡魚書下紫宸,長安廄吏送朱輪。二南風化承遺愛,八詠聲名躡后塵。
梁氏夫妻為寄客,陸家兄弟是州民。江城春日追游處,共憶東都舊主人。
①詩作于大和五年冬劉禹錫赴蘇州任經洛陽時。②吳郡魚書:指任蘇州刺史的詔書與魚符。紫宸(chen):唐長安宮殿名。《雍錄》:大明宮中三殿“南北相重,先含元,次宣政,又次紫宸,皆在龍首山上”。③長安廄吏 句:朱輪,漢代制度,太守二千石以上得以乘朱輪。又《漢書●朱買臣傳》載,朱買臣拜會稽太守,“長安廄吏乘駟馬車來迎”。④二 南《詩經》國風中的《周南》和《召南》稱為“二南”。風化:教化。《毛詩大序》:“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遺愛:指白居易之前在蘇州任刺史時所留下的政跡恩德為百姓所感懷。⑤八詠句 :八詠,指沈約的《八詠詩》(包括《登臺望秋月》《會圃臨東風》《歲暮憫.衰草》《霜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晨征聽曉鴻》《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等八詩)。沈約曾任東陽太守,此處借以比喻白居易。⑥梁氏夫 妻:指東漢的梁鴻、孟光夫婦。兩人曾寄居蘇州皋橋側。此用以自指。⑦陸家 兄弟:指晉代陸機、陸云兄弟。兩兄弟乃吳郡人,而劉禹錫任蘇州刺史,故稱二陸為州民。⑧江城:指 蘇州城。追游:白居易前曾任蘇州刺史,劉禹錫后任,故有追游之說。⑨ 東都:唐代以洛陽為東都。時白居易在洛陽為河南尹。舊主人:指白居易。白曾任蘇州刺史,故謂。
賞析:
劉禹錫赴蘇州刺史任時,白居易有《送劉郎中赴任蘇州》詩:“仁風膏雨去隨輪,勝境歡游到逐身。水驛路穿兒店月,花船棹人女湖春。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蘋。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劉禹錫此詩乃步白詩韻而酬作。白居易亦曾任蘇州刺史,故劉詩多及之,并用蘇州故事。方回析此詩云:“樂天嘗守蘇,今夢得亦往守此,故有‘承遺愛"躡后塵’之語。梁鴻、孟光嘗客于吳,機、云二陸昔為吳人,今到蘇之后,凡寄寓之客及在郡之士人與太守相追游,當共憶樂天為舊太守,即舊主人也。善用事,筆端有口,未易可及。”(《瀛奎律髓》卷四)此詩之表達藝術,亦有可說者,何焯云:“次聯勝三聯。四聯若無‘共憶’二字,便成死句。”(《瀛奎律髓匯評》卷四)紀昀謂:“第三句“二南風化’四字無著,亦不切蘇州,而不覺借用,以原是太守事耳。”(同上)詩歌在所詠地點字面上有吳郡、長安、東都;在時間上有今昔與將來;在人事上有古人、今人與明日之人,可謂遠近起,伏,時空變換,頗是意致靈便。
上一篇:《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蜀先主廟》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