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柳亞子《感事四首》詩詞原文與賞析

來源:網(wǎng)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04 14:16:53

感事四首

篾子坡前碧血[1]腥,復仇九世負麟經(jīng)[2]

胡雛[3]誰遣留三尺?爝火[4]居然現(xiàn)一星。

雜種旃裘[5]天久棄,舊邦姬漢地終靈。

佇看軹道[6]牽羊出,一炬[7]咸陽戮子嬰。

十萬橫磨曳落河,[8]白頭作賊[9]計全訛。

六年芒碭逋[10]窮寇,百里燕云恣惡魔[11]

失笑深閨愁抉目[12],定知率土盡操戈[13]

漸臺郿塢[14]須臾事,傳首[15]行看辮發(fā)拖。

五經(jīng)符命國師[16]公,浪以成周望犬戎[17]

早識奸儒能發(fā)冢,[18]遂教大盜競彎弓。[19]

無君三月[20]心難死,披發(fā)[21]百年恨未窮。

剖腹屠腸司隸[22]職,謂他人父[23]此元兇。

安樂無能舉世知,[24]最憐首鼠兩端[25]時。

唐宗誰召朱溫入?[26]漢祚終教董卓移。[27]

降表踟躕徒自苦,[28]瀛臺幽閉[29]欲何之?

虎皮羊質[30]終難假,地下元勛悔已遲。[31]

“謂武昌首難諸先烈。”(作者自注)

題解

1917年5月,黎元洪因段祺瑞解散國會,下令罷免其國務總理之職。段祺瑞即在天津策動督軍團要挾政府。黎元洪急召張勛入京調(diào)停。張勛率兵到京逼走黎元洪,7月1日與康有為宣布實行清室復辟。詩人蒿目時艱,義憤填膺,遂成此四律,痛斥張勛、康有為復辟倒退的反革命行徑。詩人深信歷史潮流不可逆轉,“爝火居然現(xiàn)一星”的復辟鬧劇必定以失敗告終。

注釋

[1]篾子坡:“篾”似為”篦”之誤。據(jù)亞子《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歷皇帝殉國紀念節(jié)也》中有“篦子坡前酹一杯”之句。又《題南明昭宗三王壙志銘拓本后》有夾注:“昭宗為逆臣吳三桂行弒,崩于滇都篦子坡,前皇太子慈恒同殉。” 碧血:語出《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2]復仇九世:《春秋公羊傳》:“(齊)哀公亨乎周,紀侯譖之……(齊)襄公將復仇乎紀,卜之曰:‘師喪分焉,寡人死之,不為不吉也!’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此句意謂清室復辟,使向清政府復明亡之仇的愿望落空,有負于《春秋》的大義。麟經(jīng):即《春秋》。

[3]胡雛:指宣統(tǒng)帝溥儀。

[4]爝火:炬火。《莊子·逍遙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此句意謂退位的清室妄想復辟,注定短命。

[5]旃裘:《史記·匈奴列傳》:“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此謂清朝。

[6]軹道:《史記·秦本紀》:“沛公至壩上,子嬰降軹道旁。”牽羊出:《春秋左傳》:“楚子圍鄭……克之,入自皇門,至于逵路。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7]一炬:語出《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8]十萬句:此首詠張勛。張勛,北洋軍閥。字少軒。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投靠袁世凱,任管帶,稍遷至副將、總兵等職。后升為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武昌起義后在南京屠殺民眾數(shù)千人,頑抗革命軍,敗后退至徐州一帶。1913年奉袁世凱命進攻討袁軍,重占南京,因縱兵搶掠,誤傷外僑,調(diào)往徐州,任長江巡閱使。1916年袁氏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軍,擴充至13省同盟,陰謀為清室復辟。1917年6月率兵入京,解散國會,逼走總統(tǒng)黎元洪。7月1日與康有為宣布復辟。至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所擊敗,逃入荷蘭使館,被通緝。1923年病死天津。十萬橫磨:《五代史·景延廣傳》:“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天子中國自冊,可以為孫而不可為臣;且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zhàn)則來。”曳落河,回紇語,意謂”健兒”。按:張勛為表示忠于清王朝,所部禁剪辮子,被嘲為“辮子軍”。故作者以少數(shù)民族擬之。

[9]白頭作賊:語出《晉書·陶侃傳》:“王貢復挑戰(zhàn),侃遙謂之曰:‘杜弢為益州吏,盜用庫錢,父死不奔喪。卿本佳人,何為隨之也?天下寧有白頭賊乎!'”此指張勛。

[10]六年:張勛原駐軍江蘇,率兵鎮(zhèn)壓辛亥革命,被江浙革命聯(lián)軍擊敗。自辛亥算起,至今已有六年。芒碭,芒山和碭山,二山俱在江蘇省境。逋:逃竄。

[11]百里燕云:泛指北京地區(qū)。惡魔:指張勛的辮子軍。

[12]抉目:懸門抉目:《史記·吳太伯世家》:吳王夫差非但不聽子胥忠言,反信讒而賜之死,子胥將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此處借用此典,喻國人渴盼平定叛亂。

[13]率土:全國領土。操戈:揮動武器。

[14]漸臺:用王莽事。語本《漢書·王莽傳》:劉秀軍入長安,圍王莽于漸臺數(shù)百重。至下脯時,眾兵上臺,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亂兵爭莽尸,分裂莽身。郿塢,用董卓事。《后漢書·董卓傳》:“(卓)又筑塢于郿,高厚七丈,號曰‘萬歲塢’。積谷為十年儲。自云:‘事成,雄據(jù)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按:此句用王莽、董卓事,借預張勛擁溥儀復辟事注定短命。

[15]傳首:斬首示眾。

[16]這首詠康有為。康氏在這次復辟中,實際上扮演了一個清王室特使的角色。他從上海化裝潛入北京,與張勛密謀策劃了這一政變。五經(jīng):五部儒家經(jīng)典。即《詩》《書》《禮》《易》《春秋》。符命:古時以所謂天降“符瑞”附會成君主得到天命的憑證,謂之“符命”。國師:官名。王莽所置。《漢書·劉歆傳》:“及王莽篡位,歆為國師。”此借指康有為。

[17]成周:西周的東都。按:孔子終生“從周”,極力挽救東周江河日下的敗局;康有為自命“圣人”,以孔子自比,卻將清王朝視為中國的正統(tǒng),豈不大謬哉?犬戎:古代西方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此指清政府。

[18]早識句:謂康有為所為見不得人之勾當。《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fā)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接其鬢,壓其歲頁。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19]遂教句:謂康有為指使張勛公然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為敵。語本《春秋·定八年》:“盜竊寶玉大弓。”

[20]無君三月:《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此句謂康氏是個不識時務的保皇派。

[21]披發(fā):異族裝束。語出《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披發(fā)左衽矣。”此謂遭受清朝貴族統(tǒng)治。

[22]司隸: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掌管分派勞役和捕盜賊。

[23]謂他人父:謂他人為己父。語出《詩·王風·葛蕌》。此借指康有為。

[24]安東句:此首詠黎元洪。安樂,即安樂公劉禪。三國時蜀漢后主,小字阿斗;初由諸葛亮輔政,亮死,信任宦官黃皓,朝政日趨腐敗,后降魏,封安樂公。此借指黎元洪。按:柳氏此處將黎元洪比諸三國時的劉禪,實屬不妥。黎元洪在武昌首義后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他“矢志恢復漢業(yè),改革專制政體”,與開明士紳湯化龍等人一起,對全國的立憲黨人與開明人士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他們紛紛協(xié)助革命黨人“光復”本省,或宣布獨立,不到兩個月,便有17省脫離了清政府。又,1917年,清室復辟后,只有黎元洪的總統(tǒng)府掛著民國的五色旗。黎氏發(fā)出通電,云:“天未厭亂,實行復辟。聞清室之上諭有‘黎元洪奉還國政’之旨,不勝驚駭。因思中華國體,由帝制而共和,根據(jù)五族人民之公意,元洪受國民之托付,當茲重任,當與民國相終始,此外他非所知。特此電聞,以免誤解。”足見黎氏正道直行,險夷不變,絕非通常人們所理解的乃一任人擺布之傀儡。

[25]首鼠兩端: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

[26]唐宗句:據(jù)《新五代史·朱溫傳》:朱溫原隨黃巢,后叛而歸唐,以功封王,野心漸露,終廢唐而自立,國號梁。按:此以朱溫比張勛。

[27]漢祚句:據(jù)《后漢書·董卓傳》:卓本涼州豪強,靈帝時,任并州牧。黃巾軍起,卓乘亂率兵入京,廢少帝,立獻帝,專朝政。按:此亦以喻張勛,并指其復辟政變。

[28]降表二句:降表踟躕,指黎元洪拒絕在向清室“奉還大政”的“奏折”上簽名蓋章。按:1917年7月1日,溥儀在乾清宮升座,宣布大清復辟,派代表勸黎元洪辭去民國總統(tǒng)之職,以“歸順”大清,黎元洪聞之大怒,痛詈前來勸退的王士珍“毫無心肝,背叛民國”,又對梁鼎芬正色道:“民國系國民共有之物,余受國民付托之重,退位一舉,當以全國公民之意為從違,與個人毫無關系。君欲盡忠清室,當為清室計萬全,復辟以后,余對于清室即不負治安責任。”

[29]瀛臺幽閉:瀛臺是北京清宮西苑內(nèi)太液池中的建筑群,曾是慈禧太后幽禁光緒帝之所。此借指黎元洪被張勛軟禁于總統(tǒng)府。

[30]虎皮羊質:比喻外表嚇人而實際無能。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矣。”

[31]地下句:謂武昌起義時推舉黎氏出任總統(tǒng)是一大錯誤。

品詩文網(wǎng)
導航:品詩文網(wǎng) > 詩集 > 柳亞子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