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字長孺,號可齋,祖籍懷州(今河南汝陽),寓居嘉興(今屬浙江)。曾歷任湖南安撫使、慶元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職。關(guān)心軍事,主張北伐抗金。善作長調(diào),不喜艷語。詞作頗有稼軒之風(fēng),有《可齋詩余》遺世。
青玉案·癸未道間
【原文】
棲鴉啼破煙林暝,把旅夢、俄驚醒。猛拍征鞍登小嶺。峰回路轉(zhuǎn),月明人靜,幻出清涼境。
馬蹄踏碎瓊瑤影 ① ,任露壓巾紗未忺 ② 整。貪看前山云隱隱。翠微深處,有人家否,試擊柴扃 ③ 問。
【注釋】
①瓊瑤影:此處指月影。
②忺:高興,適意。
③扃:門,門扇。
【譯文】
馬上行路已久,不知不覺間在馬背上睡著了。歸鴉的叫聲劃破了暮靄籠罩下樹林的寂靜,我在夢中一下子被驚醒。天色已晚,我趕緊催馬向前面的小嶺跑去。小路在眾多峰巒之間迂回曲折,月色明亮,四處寂靜無聲,好像進(jìn)入了一個清幽的境地。
馬行走在月光上,仿佛踏碎了月亮的影子。露水打濕了頭巾也不去整理??床粔蛟孪螺p云籠罩的山峰,這種美景催人前行。在林木茂密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戶人家。有人居住嗎?不防試著去敲一敲柴門。
【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詞人騎馬夜行山路時的所見所感,筆調(diào)清新,輕松活潑。
上片交代騎馬夜行的背景。原來是詞人騎馬行路已久,不知不覺在馬背上恍然入夢,后被林中棲鴉的啼叫聲驚醒,醒后的詞人“猛拍征鞍”登上前方小嶺。登嶺后“峰回路轉(zhuǎn)”,只覺得四周月明人靜,好一派清涼之景。此處一“幻”字,用得頗為傳神,不僅寫出驚醒后詞人似仍在夢中的迷蒙之感,而且寫出了堪比“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視覺感受,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空曠寂靜的山林夜色。
下片轉(zhuǎn)而寫騎馬夜行的樂趣。“馬蹄”一句借用蘇東坡《西江月》中“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破瓊瑤”之句,并對其稍作變動,使其兼具視聽效果。于是,我們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皎潔的月光下,一騎輕騎踏著月色輕盈而來,清脆而又有規(guī)律的馬蹄聲就好像節(jié)奏輕快的樂曲,在寂靜的山林中經(jīng)久不絕。隨后,“任露壓巾紗未忺整”一句,明確地表達(dá)了詞人此刻舒適、愜意之感。接著,“貪看前山云隱隱”一句,進(jìn)一步渲染了詞人此刻的輕松心情。結(jié)尾三句,詞人望向林中深處,一面猜測是否有人家,一面還想敲敲柴扉一探究竟,為全詞增添了情趣。
整首詞敘事輕巧,寫景活潑,詞人將一路行來的所聞、所見、所感描寫得細(xì)致入微,聲情并茂,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李曾伯《齊天樂·蟬》原文、注釋、譯文、鑒賞